智不能知,识不能识。
一气轻清,双瞳冷碧。
莲开梦觉,十方虚殒于一时。
鲲蜕鹏抟,九万里成乎一息。
物我普融,自他平出。
珠受色而不痕,剑挥空而何迹。
须更指响,弥勒阁开也许是重深。
尘刹分身,普贤毛孔也初非迫窄。
郑成忠写真求赞
智不能知,识不能识。
一气轻清,双瞳冷碧。
莲开梦觉,十方虚殒于一时。
鲲蜕鹏抟,九万里成乎一息。
物我普融,自他平出。
珠受色而不痕,剑挥空而何迹。
须更指响,弥勒阁开也许是重深。
尘刹分身,普贤毛孔也初非迫窄。
注释:
- 智不能知,识不能识:指智慧和知识都达不到完全理解的境界。
- 一气轻清,双瞳冷碧:形容人的眼神清澈明亮,如同一气轻清的天地,双瞳则是眼睛的双眸。
- 莲开梦觉,十方虚殒于一时:比喻梦中的莲花在醒来时已经凋谢,世界万物都在瞬间消逝。
- 鲲蜕鹏抟,九万里成乎一息:比喻巨大的鲲鹏在飞翔时,只需要短暂的一息就可以飞到万里之遥。
- 物我普融,自他平出:指万物与我之间没有界限,彼此平等和谐地存在。
- 珠受色而不痕,剑挥空而何迹:形容珍珠虽然有颜色,但不会留下痕迹;剑虽然挥舞在空中,也不会留下踪迹。比喻事物的纯净和超越。
- 须更指响,弥勒阁开也许是重深:意思是必须更加努力地修行,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弥勒阁是佛教中的一处圣地,这里用来形容修行的深度。
- 尘刹分身,普贤毛孔也初非迫窄:指即使是微小的尘刹也具有佛性,普贤菩萨的毛孔也并非狭窄。这是对佛教中慈悲与平等的强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人物的神态、动作和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升华的境界。同时,诗歌也蕴含了禅宗的思想,即通过修行可以达到更高的境界,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佛法的信仰和尊重,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理解。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