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目精神,画工装点。
功转玄微,了无丝糁。
秋天清而河气澄明,夜水白而月魂潋滟。
物物头头应化身,超出机前有刑典。
【注释】
- 禅人并化主:指佛教中所说的“三界有情”之一类。即指僧人,也指其出家人的弟子们。画工装点:指画家以笔墨技巧在画作上精心地描绘、点缀。
- 功转玄微:功夫达到了微妙的境界。
- 了无丝糁(sān):没有一丝痕迹,形容绘画非常细致,没有一点粗糙和不完美的地方。
- 秋气:秋季的气候。河气:大河的水流。清而河气澄明:秋天的气候清新宁静。清澈见底的河水与皎洁的月光交相辉映。
- 头头:个个。物物:一切事物。应化身:应当具有的形象,即化身。物物头头应化身,超出机前有刑典:每一件事物和每一个人物都应具有形象,而且应该超越世俗的规范和法律。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画家为僧人作画的情景。全诗共四句,依次描写了画僧形象的特点,以及作者对其画作的评价。
首句“眉目精神,画工装点。”首先描述了画工在绘制僧人形象时的用心良苦,他通过精心描绘,使得画中的僧人形象生动传神。接着又强调了这种技艺的重要性,因为只有画工才能将僧人的精神气质表现出来。
第二句“功转玄微,了无丝糁。”则进一步强调了画家技艺的高超之处。他能够将画笔的功力发挥到极至,使画作达到了微妙的境界,没有任何粗枝烂节的痕迹。这一句既赞美了画工的技艺,也为下一句埋下了伏笔。
第三句“秋天清而河气澄明,夜水白而月魂潋滟。”则是对画作整体效果的描述。这里的“秋天清而河气澄明”是指画面中的山水景色与秋天的清静氛围相得益彰;“夜水白而月魂潋滟”则是指夜晚的水景与明亮的月光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画工的技艺,也表达了作者对这幅画作的赞赏之情。
最后一句“物物头头应化身,超出机前有刑典。”是整首诗的核心部分,也是对画作的评价。这里提到“物物头头应化身”,意味着每一件事物和每一个人物都应该具有形象,并且应该超越世俗的规范和法律。这句话既是对画工技艺的高度赞扬,也是对画作主题的肯定。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得知画家在创作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这首诗通过对画工技艺和作品特点的刻画,以及对画作主题的赞扬,展现了作者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美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