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离微,偏正之机。
变通动静,杀活之柄。
飞流电火兮持林际之威权,函盖乾坤兮得云门之号令。
相随百草头边,恰恰初无欠剩。

【注释】

出入离微:指禅宗的“不立文字”之教,即以心传心。偏正之机:《金刚经》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等语,意在言其无常、无实、无我。变通动静:指禅宗主张的动静皆空、无住生灭。杀活之柄:禅宗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即是本自清净的心体;但“迷则失却本来心体,即成邪见,故名杀活”。飞流电火:形容禅宗所讲的“明镜止水”,是“真如妙用”,非“幻化”之物。函盖乾坤:比喻佛的法力广大无边。云门号令:谓云门宗开山祖师大慧杲禅师(1206-1253)所创的“云门三句偈”,其中第一句“函盖乾坤”,第二句“截断众流”,第三句“举重若轻”。相随百草头边:指一切草木皆由心生。恰恰初无欠剩:指佛心清净,与万物平等。

【赏析】

此诗写禅人之求赞。禅宗强调“不立文字”,而此诗中作者则以“出入离微”、“偏正之机”、“杀活之柄”、“函盖乾坤”、“云门号令”等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禅人对禅宗教义的领悟与实践。最后两句,诗人以“恰似百草头边,初无欠剩”来概括禅人的悟道境界,表达了他对禅宗教义的理解与认同。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感悟。

首联“出入离微,偏正之机”二句,是对禅宗教义的简要概述。禅宗主张“不立文字”,认为一切皆空,因此“出入离微”也就成为了禅宗修行的基本方式。而“偏正之机”则是禅宗修行的关键所在,它要求修行者既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又要注重外在的行动,以达到内外兼修的境界。

颔联“变通动静,杀活之柄”,进一步展开了对禅宗教义的深入解读。这里的“变通”指的是修行者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保持灵活多变的态度;“动静”则是指修行者应善于把握事物的动态变化,以适应不同的情况;而“杀活之柄”则是指禅宗修行的最高境界,即通过修行达到了一种超脱生死的境界。

颈联“飞流电火兮持林际之威权,函盖乾坤兮得云门之号令”二句,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禅宗修行者的风采。这里的“飞流电火”形容禅宗修行者心境的灵动与超然;“持林际之威权”则是指修行者掌握了佛教法理的智慧与力量;“云门之号令”则是指修行者受到了云门宗祖师大慧杲禅师的指导与启示。这些词语都体现了禅宗修行者的独特魅力。

尾联“相随百草头边,恰恰初无欠剩”二句,是对禅宗教义的一种诗意表达。这里的“百草头边”指的是修行者在生活中的种种经历与遭遇;“恰恰初无欠剩”则是指修行者在面对困境时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被外界所扰,真正做到了与万物平等、无我无欲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禅宗教义的阐述和对修行者风采的描述,展现了禅宗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与精神追求。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将禅宗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深感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