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颠未干,秋波更寒。
云门舌不短,百丈鼻犹酸。
心传一灯自光焰,口翻四海看波澜。
间关半世,经历百难。
报道头家休喝彩,而今双六已居盘。
【注释】
- 雪颠:指禅宗,禅宗以“雪”喻“空”,故称。未干:意谓禅宗的教化还未完成。秋波:指眼目如水,清澈明亮,这里比喻禅定的境界。
- 云门:禅宗南宗祖师神秀,姓王名希运,世称“南泉大师”,曾住持云门寺。舌不短:指心不乱。百丈:即百丈怀海,是佛教禅宗南岳系五家七派的开山祖师之一,号百丈和尚,世称“百丈禅师”。鼻犹酸:指禅定功夫深,心性清净,不为外物所动。心传一灯自光焰(:指禅定功夫深,心性清净,不为外物所动,如同一盏明灯在黑暗中发出光芒一样。)口翻四海看波澜(:指佛性遍于一切处,就像大海一样广阔无边,波浪起伏。)间关半世(:指禅修之路艰难曲折,历经半生。)经历百难(:意谓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
- 报道头家(:指禅宗临济法系。)休喝彩(:意谓不要为这些禅僧喝彩欢呼。)。
- 今双六已居盘(:指现在已经到达了禅宗的顶峰,可以随意地行走自如。)
【赏析】:
这首偈语是一首赞扬禅宗临济法系的诗。它以赞美禅宗临济法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禅宗临济法系深深的敬仰之情。
第一句:“雪颠未干,秋波更寒。”雪颠是指禅宗的教化还未完成,秋波则是指眼目如水,清澈明亮。这两句诗意地描绘了禅宗临济法系的特点。禅宗临济法系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主张通过直接体验和感悟来达到觉悟的境界。因此,禅宗临济法系的修行者常常被比喻为“雪颠”,意为他们的智慧像雪一样洁白无瑕,纯净无暇;而他们的心境则像秋波一样清澈透明,不受任何干扰。
第二句:“云门舌不短,百丈鼻犹酸。”云门指的是禅宗南宗祖师神秀,他曾经住持云门寺,所以被后人称为“云门大师”。百丈则是禅宗南岳系五家七派的开山祖师之一,他被誉为“百丈禅师”,世称“百丈和尚”。这两句诗意地描绘了他们各自的特点。云门大师的智慧如云般广博无边,他的心性如山般沉稳厚重。百丈禅师的修行功夫深厚,心性清净,不为外物所动。他们都是禅宗临济法系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智慧和修行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第三句:“心传一灯自光焰,口翻四海看波澜。”心传一灯是指禅宗临济法系的核心教义——即心即佛,自性成佛。这一教义要求修行者通过直接体验和感悟来达到觉悟的境界,而不是通过外在的学习或传授。因此,心传一灯就是修行者通过内心领悟到佛法的本质,从而得到解脱。光焰则是指这种领悟的光芒四射,犹如一盏明灯在黑暗中发出光芒一样。口翻四海则是指这种领悟的力量传播至世界各地,如同大海一样广阔无边,波浪起伏。这句诗意地描绘了禅宗临济法系的核心思想。
第四句:“间关半世,经历百难。”间关半世是指禅宗临济法系修行者历经半生的艰辛历程。这包括了从最初的顿悟到后来的深入修行,再到最终的觉悟,整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和困难。经历百难则是说他们在修行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但他们始终坚持不懈,勇往直前。这句诗意地描绘了禅宗临济法系修行者的坚韧和毅力。
第五句:“报道头家休喝彩,而今双六已居盘。”报道头家是禅宗临济法系的一个典故。据传,有一位禅师在寺庙里讲经说法时,有人故意提出质疑,禅师便回答说:“报道头家休喝彩,而今双六已居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已经完成了我的报告任务,无需再喝彩欢呼。现在已经到达了禅宗的顶峰,可以随意地行走自如。这句诗意地描绘了禅宗临济法系的成就和地位。
整首偈语通过对禅宗临济法系特点的赞美和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其深深的敬意和赞赏之情,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