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磨未来,怀藏至宝,顶髻有珠。
达磨既来,卞和刖足,杨朱途穷。
拟议之间,知君罔措。

【注释】

达磨:禅宗六祖,姓摩诃末,名智药,姓陈氏。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在天台山中峰寺出家学道。后至洛阳,谒慧安于大乘院,受法为僧。传说他曾在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禅十九年。

卞和:春秋时楚国人,相传曾得到一块宝玉,呈璞玉状,因献之楚文王,王以为石而刖其足。

杨朱:战国时哲学家,主张“贵己”、“重物”,认为利已主义是人生的最高准则。

罔措:无所措手,不知所措。

拟议之间:指对佛法的理解和领会。

【赏析】

本诗是一首偈语。偈语是佛教中的诵经或讲经时所用的短句,用以表达某些思想或道理。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达磨来时,他的顶髻有一颗宝珠。这是说,当达磨来到中国时,中国佛教界出现了一个崭新的人物。后两句说,可是当达磨来到中国后,中国的学者们便感到茫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们无法把握达磨的思想,因而感到无所适从。

这首诗表现了达磨来华以后,对中国学者们的影响之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