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后山前行遍了,倚阑不是动秋吟。
从头自较山中石,烟雨苔痕几片深。
【注释】鹫峰:山名。行遍:遍历。倚阑:倚靠在栏杆上。动秋吟:触动秋天的哀愁。较:比拟、比量。苔痕:指苔藓的痕迹,这里用来形容山石上的苔藓颜色。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咏山,抒写了自己对山林中景物的喜爱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高远。首句点出诗人所游之处为“鹫峰”,即在鹫峰山。鹫峰山是一处有名的风景名胜区。山势峻峭,奇秀壮观,山上树木葱茏,四季常青,景色宜人。
首句中的“行遍”二字,既表明了诗人对山中景色的熟悉程度,又表现出诗人对山中景色的喜爱和留恋。次句紧承首句,写诗人登上鹫峰后的心情。诗人在山上游览了一番,但并没有触动起他的秋愁。他之所以没有触动起秋思,是因为他在山上看到了一些令他感动的事物。这些事物正是他所需要的,它们使他感到心旷神怡,忘却了秋天的萧瑟。第三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以山中石头为对象,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石头以生命,使之具有了感情。“动秋吟”四字,既表现了石头的生机勃勃,又表现了诗人对它的钟爱。第四句进一步描写石头,它不仅生长在山中,而且与烟雨苔痕相伴,显得更加幽雅、美丽。
这首诗通过对鹫峰山中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诗人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感情。这种写法既符合诗歌表达情感的特点,又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