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寒上树,鸭寒下水。
三百馀会不能宣,九年面壁徒瞌睡。
休瞌睡,上是天兮下是地。
注释:
鸡因寒冷会飞到树上,鸭子因寒冷会跳入水中。
三百多天没有宣政院的动静,九年面壁修行徒然瞌睡。
别瞌睡,上面是天下面是地。
赏析:
这首诗出自元代萨都刺的《颂古四十二首》。萨都刺(1279-1363)字天锡,号方外生,松江华亭人,元末明初文学家,诗人、画家。他的诗作中有很多描写自然和生活的题材,如山水、田园、人物等,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和真情实感。
这首诗的前两句“鸡寒上树鸭寒下水”描绘了动物在寒冷天气下的行为。鸡因为寒冷会飞到树上,鸭子因为寒冷会跳入水中。这种描绘既生动形象,又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中生物的生存状态和对环境的适应。后两句“三百馀会不能宣,九年面壁徒瞌睡”则表达了诗人对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的感慨。这里的“宣”可能是指宣传或表达的意思,而“面壁”则可能是指修行或者闭关的意思。这两句诗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政治上的腐败和社会上的黑暗比作长时间的面壁修行,而自己则在这种环境中感到无所作为甚至陷入困顿。这种表达方式既尖锐又深刻,让人深思。最后一句“休瞌睡,上是天兮下是地”则是诗人对现实的感叹和劝诫。这里的“休瞌睡”可以理解为不要沉溺于现状,要有所作为;而“上是天兮下是地”则可以理解为无论身处何种困境,都要有一颗向上的心,要有远大的抱负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它既有着丰富的内涵,又有着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