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毛游火聚,焰里藏身;
戴角混尘泥,光中转步。
灵珠绝点,卞玉无瑕。
一念廓融,千机秀发。

【注释】

披毛游火聚:披上毛皮在火光中行走,形容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焰里藏身:在火焰的映照下隐藏身形。

戴角混尘泥:戴着牛角,在尘埃和泥土之中行走。

灵珠绝点:指佛心纯净无瑕。

卞玉:美玉,比喻高洁的品质。

一念廓融:一瞬间心境开阔,悟透一切。

千机秀发:指佛法深奥、精妙,难以全部领悟。

【赏析】

这是一首颂赞佛教教义之诗。全诗通过描写佛教徒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尘埃和泥泞中行走,最终达到心无杂念的境界,来赞美佛教教义的高尚境界。

首句“披毛游火聚”,描绘了佛教徒们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情景。他们披着毛发,冒着火光,勇敢地在黑暗中前行。这里,“披毛”指的是佛教徒们虔诚的信仰,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佛法的渴望;“游火”则是指他们不畏艰险,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这两句诗既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佛教徒们的行动,又体现了他们对佛法的坚定信念。

第二句“焰里藏身”,进一步描绘了他们在黑暗中的修行过程。他们虽然身处黑暗,但是心中却有着光明,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去照亮黑暗,驱散心中的阴霾。这里的“焰里藏身”既指他们内心的光明,也暗示了他们在黑暗中的修行过程。

第三句“戴角混尘泥”,则是对他们修行过程中的一种象征性描述。他们头戴牛角,身上沾满尘埃和泥泞,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在修行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艰辛。这里的“戴角”和“混尘泥”不仅描述了他们的外貌,更深刻地揭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财富,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去改善生活,但他们内心深处却有着对佛法的向往,对真理的追求。

第四句“灵珠绝点”,是对佛教教义的赞美。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一颗清净无垢的心灵,这颗心灵就像明珠一样珍贵,没有任何瑕疵。这里的“灵珠”既指佛教徒们内心的觉悟,也象征了他们的智慧和善良。

第五句“卞玉无瑕”,是对佛教教义的进一步赞美。卞玉是古人所说的美玉,象征着高贵的品质和纯洁的灵魂。这里的“卞玉无瑕”既指佛教教义的高尚品质,也暗示了他们在修行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颗纯净无暇的心。

第六句“一念廓融”,是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佛教认为,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达到了豁然开朗的境界,才能真正领悟到佛法的精髓。这里的“一念廓融”既是对佛教教义的赞美,也是对人们修行过程中的一种期许和鼓励。

最后一句“千机秀发”,则是对佛法深邃莫测的一种赞叹。佛教教导人们要用心去感受佛法的智慧,用心去领悟佛法的真谛。这里的“千机秀发”既指佛法深邃难测的特点,也暗示了人们在修行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和领悟。

这首诗通过对佛教徒们修行过程的描绘,赞美了佛教教义的高尚境界,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