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脚驴子弄蹄行,步步相随不相到。
树头惊起双双鱼,拈来一老一不老。
为怜松竹引清风,其柰出门便是草。
因唤檀郎识得渠,大机大用都推倒。
烧香勘证见根源,粪扫堆头拾得宝。
丛林浩浩谩商量,劝君莫谤先师好。

这首诗是一首偈文,通常用于佛教的修行或冥想中。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释:

  1. 三脚驴子弄蹄行,步步相随不相到。
  • “三脚驴子”在这里比喻一个人。
  • “弄蹄行”意味着这个人在行动上表现出某种特点或行为方式。
  • “步步相随”表示这个人总是紧随他人,没有自己的独立行动。
  • “不相到”意味着这个人虽然跟随他人,但却无法达到目的地。
  1. 树头惊起双双鱼,拈来一老一不老。
  • “树头惊起双双鱼”指的是在树上突然惊醒的一对鱼儿。
  • “拈来一老一不老”意味着这些鱼儿中有一只已经老了,而另一只则看起来仍然很年轻。
  1. 为怜松竹引清风,其柰出门便是草。
  • “为怜”表示怜悯或同情。
  • “松竹引清风”指的是松树和竹子能够吸引清新的空气。
  • “其柰”意为“那又怎样”。
  • “出门便是草”表示尽管有松竹的存在,但出门后仍然是一片荒凉的草地。
  1. 因唤檀郎识得渠,大机大用都推倒。
  • “檀郎”指的是佛教中的檀越,即施主。
  • “识得渠”表示识别或理解了其中的道理。
  • “大机大用”表示深刻的道理和实际应用。
  • “推倒”意味着彻底推翻或摒弃。
  1. 烧香勘证见根源,粪扫堆头拾得宝。
  • “烧香勘证”指的是进行祈祷或寻求精神上的指引。
  • “见根源”表示找到了事情的根本原因。
  • “粪扫堆头”指的是堆积如山、无用的物品。
  • “拾得宝”表示从无用的东西中发现了宝贵的东西。
  1. 丛林浩浩谩商量,劝君莫谤先师好。
  • “丛林浩浩”指的是丛林茂密、广阔无边。
  • “谩商量”表示随便讨论或探讨。
  • “劝君莫谤先师好”表示劝告人们不要诽谤前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给人以启示和思考。同时,它也体现了佛教中慈悲为怀、因果报应等核心思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