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无定乱,法离见知。
言句相投,都无定义。
自古龙门无宿客,至今鸟道绝行踪。
欲会个中端的意,火里蝍蟟吞大虫。
【注释】
偈三首 其一
道:道理,教义。无定乱:没有一定之规。
法离见知:佛家认为一切法都是不固定的,没有一定的形态或形象。
言句:指佛家的语汇、教理。相投:符合,一致。都:全。无定义:没有固定的含义。
自古龙门无宿客:从古至今,没有一个僧人能留下长期居住的客人。龙门:地名,在今陕西省韩城。宿客:过夜的旅客。
至今鸟道绝行踪:至今连飞鸟也不愿经过这里。
欲:想要。会:领会。个中意:其中的真味。端:正。端的意:正确的意思。蝍蟟(yín)吞大虫:比喻悟性高的人能将佛家的教义领悟透彻,如同猛虎吞食大象那样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诗,它赞美了佛家的道理和教义,表达了对佛法的崇敬之情。全诗用对比的手法,把世俗的纷扰与佛家的清净进行了鲜明的对比。
诗人开篇就指出了佛家的道理和教义是没有固定的规则,没有一定的形态或形象的,这是对世间万物的超越和理解。接着,诗人又指出佛家的语言和教理是符合大众的,没有偏私,也没有偏见。这两句是对佛家教义的一种肯定和赞扬。
诗人又以“自古龙门无宿客”和“至今鸟道绝行踪”来表达佛家的清净和超然世外。龙门是一个著名的佛教圣地,历史上许多有名望的僧人都曾在这里修行。然而,现在连飞鸟都不愿意经过这里,这充分说明了这个地方的清静和神圣。
诗人又进一步强调了佛家的教义是无法用语言来完全阐述的。只有真正领悟了其中的道理,才能达到“火里蝍蟟吞大虫”的境界。这个比喻非常生动,它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悟性非常高的人,他们能够快速地理解和掌握佛家的智慧,就如同猛虎吞食大象一样容易。
这首诗通过对佛家教义的颂扬和对佛家清净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深厚感情和崇高敬意。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佛家教义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佛教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