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已西风,千山景象通。
岸拖秋草绿,日抹半山红。
穴蚁苔痕静,诗人眼界空。
水仙来往处,脉脉兴何穷。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意,最后对诗歌进行赏析。
本诗前两句写景。首句“万木已西风”写秋风已经来临,树木凋零,草木萧条;次句写秋色满目,群山连绵,千重景色一览无余。后三句是近景。第三句写岸边的秋草绿得发亮;第四句说太阳把半山的红叶照得通红,映衬着秋天的艳丽景象;第五句用“穴蚁苔痕静”来描写诗人所见的美景,点明“水仙”的所在,为下文作铺垫。“穴蚁”指洞穴中的蚂蚁,“苔痕”指苔藓的痕迹,“静”字写出了洞中之静,也暗示出作者的清幽之境。尾联写诗人看到水仙花盛开时,心情无限舒畅,神往不已。此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富有情韵。
【答案】
①秋日湖上水仙祠。②万木已西风,千山景象通。③岸拖秋草绿,日抹半山红。④穴蚁苔痕静,诗人眼界空。⑤水仙来往处,脉脉兴何穷。
译文:
秋风已临,万物凋零,群山连绵,千重景色一览无余。岸边秋草绿得发亮,半山红叶被阳光染成了红色,映衬着秋天的艳丽景象。穴中蚂蚁在青苔上行走,显得十分安静,诗人站在这清幽之地,感到心旷神怡。水仙花盛开时,诗人的心情无限舒畅,神往不已。
赏析:
此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首句“万木已西风”写秋风来临,树木凋零,草木萧瑟,暗含了诗人对岁月易逝的感伤。次句“千山景象通”描绘了山峦连绵、景色一望无际的画面,表现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观。后三句写近景。“岸拖秋草绿”写出了岸边秋草的翠绿色泽;“日抹半山红”则描写了秋日里半山的红叶,色彩艳丽,与秋天的景色相得益彰。尾联写水仙花盛开时,诗人心情无限舒畅,神往不已。
全诗以写景为主,但景中有情。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