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日已久,此心谁与论。
一言知具眼,万里独消魂。
辍棹丹枫浦,扶筇白水村。
纵情犹未已,吟扣野僧门。
诗句释义及赏析:
- 在路日已久,此心谁与论。
- 这句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在路上行走的孤独与寂寞。”在路日已久”意味着诗人已经在外漂泊多时,而”此心谁与论”则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没有人能理解他的情感和想法。
- 一言知具眼,万里独消魂。
- 这里诗人用“具眼”和“消魂”两个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具眼”指的是具有洞察力或理解力,而”消魂”则用来形容诗人内心极度的悲伤和失落。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因距离而产生的情感波动。
- 辍棹丹枫浦,扶筇白水村。
-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离开船上岸的情景。”丹枫浦”和”白水村”都是地名,分别代表着秋天的景色和宁静的乡村。这里的“丹”和“白”可能是指枫树和水流的颜色,象征着季节的变换和环境的清冷。
- 纵情犹未已,吟扣野僧门。
- “纵情”可能指的是诗人想要放纵自己的情感,但”犹未已”则表示这种情感并没有完全得到释放。最后两句则是描述了诗人来到一个村庄,向当地的野僧倾诉自己的心声,希望得到一些慰藉。
译文:
在路途中我已经停留了很长时间,我的心事能和谁分享呢?
一句简单的话语就能洞察一切,让我独自在万里之外感到心痛。
我停船在丹枫浦,扶着筇杖走过白水村。
尽管我尽情享受着,但我的心情仍未完全平复,于是我来到这个村落,寻找一位野僧倾诉我内心的苦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旅途中的孤独画面,通过对比旅途中的孤单与对朋友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的关键词“具眼”和“消魂”增强了这种情感的深度,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却情感充沛,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间接地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