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屦千崖表,江山故作妍。
扪萝怀鸟道,踏石过溪泉。
野湿禾中露,秋明树外天。
白头何所恨,随处一欣然。
【注释】
千崖:指连绵的群山。杖屦:拿着拐杖和鞋子,形容行走时的样子。
表:同“貌”,容貌,形态。
扪萝怀鸟道:意即手攀着藤萝,心想着那飞鸟走过的路。
踏石过溪泉:意即踩着石头渡过小溪。
野湿禾中露:野地里的稻谷在雨后沾湿了露水,呈现出一片湿润的景象。
秋明树外天:秋天的天空格外明亮,仿佛天空与树木融为一体。
白头何所恨,随处一欣然:人生苦短,何必因为年老而感到遗憾呢?只要能够随处欣赏美景,心情自然愉悦。
【赏析】
《客中戏书》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小诗,表达了诗人在旅行中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之情。全诗通过对山水、树木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首句“杖屦千崖表,江山故作妍”,诗人以杖鞋行走于千山万壑之间,欣赏着壮丽的江山景色。这里的“千崖”形象地描绘了山路的陡峭和曲折,而“江山”则代表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诗人用“作妍”来形容江山的美丽,表现出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第二句“扪萝怀鸟道,踏石过溪泉”,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他手攀着藤萝,心怀着鸟儿走过的路;踩着石头渡过小溪,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画面之中。这里的“扪萝”、“踏石”都是对旅途艰辛的描述,但同时也展现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三句“野湿禾中露,秋明树外天。”继续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致。田野里的稻谷在雨后沾湿了露水,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而秋天的天空则格外明亮,仿佛天空与树木融为一体。这两处描绘都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最后一句“白头何所恨,随处一欣然。”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态度的表达。虽然年纪已经老了,但并不需要因为年老而感到遗憾和失落。只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灵,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感受到生活的愉快和美好。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和乐观态度,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