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绕篱边日渐斜,尽无鸡犬有鸣鸦。
风凋古木秋阴薄,烟琐西山暝色赊。
题柱未期归蜀国,系船长得傍芦花。
云林好处欲留脚,要趁新诗挽物华。

【注释】

贻康:寄希望于。兼善:兼备美好。篱边日渐斜:形容日落时的景象。尽:全。无鸡犬有鸣鸦:指四周寂静,无人声。风凋古木秋阴薄:秋天的树木被风吹得落叶纷纷,天色渐暗。烟琐:山色如烟,隐约难辨。西山暝色赊:夕阳西坠,天色昏暗。

题柱:古代一种悬在高处以作标记的木柱。未期归蜀国:没有约定返回到家乡。系船长得傍芦花:船帆系在长芦花的树旁。云林:指山林、云霞。云林好处欲留脚:想在这美丽的景色中多停留片刻。物华:指大自然的美。要趁新诗挽物华:想趁新写的诗歌来挽留这美好的自然风光。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绝句。诗人登高远望,只见暮色苍茫、秋风萧瑟、林木萧条,而远处却有炊烟袅袅升起。于是诗人想到:这里真是人世难得清静啊!他不禁想起家乡,想到亲人和故乡山水。于是诗人写下了这首诗。

首句“遍绕篱边日渐斜”,描绘出一幅宁静的黄昏图。篱笆围绕的小院里,太阳慢慢落下了。第二句:“尽无鸡犬有鸣鸦。”整个院子一片寂静,只有乌鸦在枝头发出几声凄厉的哀鸣。第三句:“风凋古木秋阴薄,烟锁西山暝色赊。”秋风扫过,树林中的叶子已经落下,天色也显得暗淡。傍晚时分,西山被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仿佛是一片朦胧的世界。尾联:“云林好处欲留脚,要趁新诗挽物华。”诗人想在云林这个地方多待一会儿,用新的诗句来留住这片美丽的景象。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宁静的黄昏图,并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