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齿胡僧戏剧多,打虚空鼓唱巴歌。
山河大地连声笑,争奈聋人耳朵何。
注释:
缺齿胡僧:指和尚。戏剧多:指佛教的戏剧活动丰富。
打虚空鼓唱巴歌:指在虚空中敲击鼓,唱歌。
争奈聋人耳朵何:意思是无奈那些聋哑人无法听清这些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以讽刺和挖苦的语气,对当时佛教徒的活动进行了抨击。
诗的前两句写佛寺的热闹景象。“缺齿胡僧”是指和尚。“戏剧多”指的是佛教的宗教戏剧很多。这里的“戏剧多”并非单纯指佛教的戏剧活动,而是泛指佛教的各类宗教活动。“打虚空鼓唱巴歌”指的是和尚们在虚空中敲击鼓,唱起佛教的歌曲。这两句描绘了寺庙中热闹非凡的景象,充满了喧嚣和喧哗。
诗的后两句写寺庙中的僧人因为耳聋无法听到外界的声音,只能通过视觉来感知世界。这里的“争奈聋人耳朵何”意味着无奈那些聋哑人无法听清这些声音。这里的“聋人耳朵何”并不是单纯指那些聋哑人,而是泛指所有无法听清声音的人。这两句描绘了寺庙中僧人的孤独和无助,他们只能在视觉中感知世界,而无法用听觉来感受周围的环境。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中的场景进行描绘,展现了寺庙中热闹非凡的景象,同时也揭示了寺庙中僧人的孤独和无助。诗人运用讽刺的语言,对佛教徒的活动进行了抨击,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