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背上乌槛角,声声吹作村田乐。
低入重渊高入云,拟别宫商都是错。
断烟明灭柘岗西,这呜咿唤那呜咿。
天地豁空群动息,野花惊秀不萌枝。
古今酬唱知何限,记得完全忘一半。
木人巧弄没弦琴,石女细呈毡柏板。
年来节奏总输君,听彻无声自返闻。
一曲还乡人错听,聚头唤作梅花引。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四句。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 黄牛背上乌槛角,声声吹作村田乐。
- 这是第一句,描绘了一幅画面:一只黄牛背上挂着黑色的牛角,它发出的声音如同吹奏着美妙的乡村音乐。
- 低入重渊高入云,拟别宫商都是错。
- 这是第二句,描述了牛角声音的特点:它低垂入深渊,高扬入云端。这种声音与通常的宫商之声不同,显得有些奇特和错误。
- 断烟明灭柘岗西,这呜咿唤那呜咿。
- 这是第三句,描绘了牛角声音的变化:烟雾消散时,它的声音变得明亮;烟雾聚集时,它的声音又变得暗淡。同时,它也在呼唤着其他的动物叫声。
- 天地豁空群动息,野花惊秀不萌枝。
- 这是第四句,表现了牛角声带来的震撼:天地之间仿佛都安静下来,所有的动物都在休息。而那些原本应该盛开的野花却因为声音的震动而未能开放。
- 古今酬唱知何限,记得完全忘一半。
- 这是第五句,表达了作者对于音乐和诗歌的热爱: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对于歌唱和吟唱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然而,作者自己却能够完全忘记这些声音,只记得其中的一半。
- 木人巧弄没弦琴,石女细呈毡柏板。
- 这是第六句,描绘了作者对于音乐的想象:他想象着木制的乐器被巧妙地弹奏着没有弦的琴,石制的乐器被细致地呈现出毡和柏木板的组合。
- 年来节奏总输君,听彻无声自返闻。
- 这是第七句,表达了作者对于音乐的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音乐节奏总是输给你。但是,当我聆听你的声音直到完全消失之后,我能够重新听到它们的声音,感受到它们的韵味。
- 一曲还乡人错听,聚头唤作梅花引。
- 这是第八句,描绘了作者对于音乐的理解:当这首曲子回到家乡时,人们会错以为它是《梅花引》。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理解到这首曲子的真正意义,而是将其当作一首简单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