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国,日本国,临风放出辽天鹘。
不隔重溟见得亲,依然却被重溟隔。
光禅拚不顾浑身,咬定牙关力访寻。
白浪堆头航一苇,普通年远只如今。
焚香扣我西来旨,三十乌藤敲出髓。
非佛非物亦非心,拟议白云千万里。
结成不共戴天冤,怒气蒸云走出门。
这回必要讨分晓,归问阿爷隆长老。

日本国,大唐国,临风放出辽天鹘。

不隔重溟见得亲,依然却被重溟隔。

光禅人拼不顾浑身,咬定牙关力访寻。

白浪堆头航一苇,普通年远只如今。

焚香扣我西来旨,三十乌藤敲出髓。

非佛非物亦非心,拟议白云千万里。

结成不共戴天冤,怒气蒸云走出门。

这回必要讨分晓,归问阿爷隆长老。

逐句翻译:

  1. 这首诗是关于一位名叫“光禅”的日本人回到大唐国寻求佛法的故事。
  2. 他站在辽天(辽远之地)的风口上,放飞了一只鹘鸟,表示他对佛法的执着追求。
  3. 尽管他能够看到大唐国,但却被重溟(大海)隔开,无法直接相见,这体现了他内心的挣扎和无奈。
  4. 他决心不顾一切地去寻找佛法,咬紧牙关,努力寻找答案。
  5. 他在茫茫白浪中乘一叶小舟,历经艰辛,终于到达了大唐国。
  6. 他虔诚地焚香,叩问大唐国传来的佛法旨意,希望从中领悟到更深的道理。
  7. 他感叹自己已经远离故乡多年,时光匆匆,岁月如梭。
  8. 他焚香叩问大唐国佛法旨意,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启示。
  9. 他质疑佛教是否只是虚幻的存在,是否有其他物质或非物质的东西与之相似。
  10. 他试图通过拟议(想象、推测)的方式来理解佛教的教义,但发现其中的奥妙难以捉摸。
  11. 他将这种误解称为与佛教的不共戴天之仇,表达了对佛教的不满和愤怒。
  12. 他觉得自己的怒气如同蒸气一般弥漫在空气中,想要冲出门去发泄情绪。
  13. 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出问题的根源,向阿爷(可能是某个僧人或者智者)请教。

赏析:
这首诗通过讲述一位日本人光禅人回大唐国寻找佛法的故事,展现了他对于佛法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挣扎。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如“辽天鹘”、“重溟”、“白浪堆头航一苇”等,形象地描绘了他面对困境时的心理状态以及他所经历的各种艰难险阻。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一些禅宗的思想元素,如“咬紧牙关”、“怒气蒸云走出门”等,表现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但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