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倒南山犯真律,三生凿破寒岩石。
不立名中强立名,弗狼籍处成狼籍。
儿孙膝下有黄金,拨草瞻风远访寻。
三拜起来发一叹,方知老子错留心。
天真自性佛不管,顽石头边讨甚碗。
费尽钳锤多破绽,乌藤紧捉从头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出自《题诗后》。

律宗玉维那三人礼石佛求语
老倒南山犯真律,三生凿破寒岩石。
不立名中强立名,弗狼籍处成狼籍。
儿孙膝下有黄金,拨草瞻风远访寻。
三拜起来发一叹,方知老子错留心。
天真自性佛不管,顽石头边讨甚碗。
费尽钳锤多破绽,乌藤紧捉从头看。

注释与赏析:

  1. 老倒南山犯真律,三生凿破寒岩石。
  • 注释:在南山上修行,触犯了真正的佛教戒律;在寒冷的岩石上凿出佛像。
  • 赏析: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的理解和追求。在南山上修行,意味着远离尘世纷扰,寻求内心的宁静;触犯真律,意味着要坚守佛法,不受外界诱惑。凿破寒岩石,象征着打破世俗的束缚,追求真理。
  1. 不立名中强立名,弗狼籍处成狼籍。
  • 注释:在不立名的情况下强行设立名相,虽然保持清白但最终却变得杂乱无章。
  • 赏析:表达了禅宗中的“无名”思想。在禅宗中,强调超越语言和概念的束缚,达到一种超越言语的境界。这里的“不立名”是指不要为事物设定固定的名称和标签,而“强立名”则是指在没有明确定义的情况下强行定义。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体现了禅宗对于语言和概念的批判态度。
  1. 儿孙膝下有黄金,拨草瞻风远访寻。
  • 注释:子孙们膝下堆满了黄金,我四处寻找佛法。
  • 赏析:反映了作者对于物质财富的淡泊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虽然子孙们拥有财富,但作者仍然选择追寻佛法,这表明他更看重精神上的富足和解脱。
  1. 三拜起来发一叹,方知老子错留心。
  • 注释:三次拜佛后起身叹息,才知道自己曾经过于关注名利。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经历的反思和领悟。在三次拜佛的过程中,作者逐渐认识到自己曾经过于关注名利,而忽视了佛法的真正意义。这一过程也体现了禅宗中的“悟道”过程,即通过实践和体验来领悟佛法的本质。
  1. 天真自性佛不管,顽石头边讨甚碗。
  • 注释:天真自在的本性不需要佛管束,顽石头边也无所谓得到什么宝贝。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禅宗中的“空”观念。在这里,作者认为天真自在的本性本身就是圆满无缺的,无需依赖外在的佛和法。顽石头边也无所谓得到什么宝贝,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欲望的态度。
  1. 费尽钳锤多破绽,乌藤紧捉从头看。
  • 注释:尽管用了各种手段去修行,但仍然有很多漏洞需要修补,就像用乌藤紧紧抓住头一样从新观察。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禅宗中对于修行过程中困难的认识。作者认为自己已经尽力去修行,但仍然有很多漏洞需要修补,说明修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这种态度体现了禅宗中的“修心”观念,即通过不断的修行来净化心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