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钳锤下番身,未必锋芒发露。
不惟斩得猫儿,也解煞佛煞祖。
【注释】:
- 戒刀(jie dāo):《金刚经》说“持金刚杵者,即是金刚”,是佛教中的法器。
- 恶钳(ān qián):“恶”是贬词,意为“坏”,“钳”是指夹子。
- 煞(shà):《金刚经》中说“如来有大力,以无量无边功德力故,摧伏怨家,令其灭度”。这里指用力量制服。
- 斩得猫儿:斩,砍杀。这里的“斩”指的是用刀斧等工具将猫杀死。
- 佛煞祖:佛、祖,都是对佛陀的尊称。煞,指凶煞之气。这里的“煞”指的是凶恶、凶暴的气息。
【译文】:
在禅房中修炼十种戒律,
恶钳锤下翻身,未必锋芒发露。
不惟斩得猫儿,也解煞佛煞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禅宗僧侣在修行过程中的一种情境。诗中的“禅房十事”指的是禅宗修行时需遵守的十条戒律,包括戒酒、戒烟、戒色、戒杀生、戒偷盗、戒妄语、戒两舌、戒贪嗔痴等。这些戒律旨在帮助修行者净化心灵,去除杂念,达到清净的境界。
诗中的“恶钳锤下翻身,未必锋芒发露。”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禅意,即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要过于在意自己的感受,而是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像金刚杵一样,展现出坚韧不拔的力量,而不是被外界所影响。
“不惟斩得猫儿,也解煞佛煞祖。”这句话则进一步强调了禅宗修行的重要性。禅宗强调的是心性的转变,即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的净化。而这种转变不仅仅是为了消除外在的敌人,更是为了消除内心的烦恼和困扰。因此,无论是面对生活中的小挫折还是大磨难,都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用智慧去化解问题,而不是被问题所困扰。
这首诗通过对禅宗修行的描绘,传递了一种追求内心平和、智慧化解困难的修行理念,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思考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