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得柄霸入手,便要呵佛骂祖。
还他本色真棕,不比寻常谈麈。
【注释】
才得柄霸入手:刚拿到禅房中用来拂拭尘垢的棒子。
便要:马上。
呵佛骂祖:责斥佛祖,辱骂祖先。
还他本色真棕:让他回到本来的棕毛本色,即不经染的棕皮。
谈麈(zhú):用麈尾(马尾毛)拂地时发出的声音,用以比喻谈论玄理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词写禅房中扫除灰尘的琐事,表现了禅宗“顿悟”的思想特征。作者在禅宗史上,以提倡顿悟、反对渐修而著称。这首小令,虽短小精悍,却颇能体现他这一思想主张。
上片写拂拭尘埃。开头两句说,刚刚把禅房中的尘垢打扫干净,就立即开始训斥佛祖和祖先,指责他们不该为众生造像立庙等等。这两句诗,从表面上看来,似乎与佛教的“无我”观念格格不入,其实不然。因为佛教强调“我空”、“法空”,认为一切皆由因缘和合而成,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禅宗又讲究“顿悟”之说,主张直截了当地把握佛的“本性”,不必通过漫长的修行过程,去体味佛祖、祖先的言行。所以,作者一拿起拂子,马上就开始对佛祖、祖先进行训斥,这正体现了禅宗“顿悟”的特色。
下片写掸除灰尘后,尘垢已尽,原是棕子的本色又显露出来了。“真棕”二字,既点出了掸子本身的颜色,也暗喻了禅房中尘垢的原色。这里,作者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进一步将禅房中尘垢扫得干干净净,使之恢复本来面目。这既体现了禅宗“顿悟”的特点,又表明了作者对禅宗教义的深刻理解。
虽然语言简练,但含义丰富,富有哲理。它不仅表现了禅宗“顿悟”的思想,而且也体现了禅宗对尘垢、是非的淡忘和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