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垄山上云,一片三四片。
忽遇客推门,零乱舒还卷。
有踪由却没踪由,通身是眼寻难见。
寻得见,木落千林,光浮碧巘。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十五

佛垄山上云,一片三四片。

在这首诗中,“佛垄”指的是山丘上的佛教墓地,“云”指的是云雾缭绕的景色。整句诗描绘了一幅佛垄山上云雾缭绕的景象,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佛法的领悟。

忽遇客推门,零乱舒还卷。

这里描述的是诗人突然遇到访客敲门的情景,以及随后云雾消散的情景。通过这个动作,诗人表达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安详。

有踪由却没踪由,通身是眼寻难见。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哲学观念,即世间万物皆有踪迹可循,但真正寻找到真理的过程却是困难的。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知识探索的渴望。

寻得见,木落千林,光浮碧巘。

最后一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当诗人终于找到了真理时,周围的树木纷纷凋零,而真理的光芒则如同碧绿的山峰一般璀璨夺目。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佛垄山上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云彩的变幻、访客的到来、寻觅的过程以及最终的发现,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真理的追求。整首诗既有丰富的画面感,又有深刻的哲理意味,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