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飘零,秋虫夜鸣。
色不是色,声不是声。
达磨九年会不得,急携只履问归程。

【注释】

偈颂(jiěsòng):佛教禅宗寺院中,和尚用韵文形式表达对佛理的体悟和修证的一种诗歌。

色:颜色。

是,指本来。

达摩:佛教传说中印度僧人,禅宗始祖。

只履:僧鞋。

【赏析】

此诗以“秋叶飘零”开篇,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接着,诗人以“秋虫夜鸣”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凄凉气氛。这两个画面,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悲凉色彩的秋夜图景。

颔联两句,诗人通过“色不是色,声不是声”的比喻,表达了对万物本质的思考。这里的“色”并非指物质的颜色,而是指万物的本质或本性。同样,“声”也并非指声音本身,而是强调声音的本质或意义。这种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万物本质的理解。

颈联两句,诗人以“达磨九年会不得,急携只履问归程”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和无奈。这里的“达磨”,是指达摩禅师。他虽然已经修行了九年,但始终无法得到解脱,因此急切地想要离开这个困境,寻找一条通往解脱的道路。这里的“只履”,是指僧鞋。诗人将僧鞋比作自己的心,表示自己已经把心交给了佛法,准备随时跟随它去寻找真理。

此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对万物本质的思考以及对达磨禅师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纠结与挣扎。他既渴望逃离这个困顿的世界,又不愿放弃对佛法的追求。这种矛盾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同时,此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佛法的误解和偏见,以及对修行者的不公待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