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圆觉,为我伽蓝。
牛头向北,马头向南。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背负须弥,无息肩地。
释迦老子,不善用心,掘窖埋人,无一个出头得,只得短气。
瑞岩一众,善恶不思,机智俱泯。
青松白石,饱饭憨眠。
成龙升天,成蛇窜草,一丝毫羁绊他不得。
凤雏自有冲霄志,肯学鹪鹩恋一枝。
诗句
- 以大圆觉,为我伽蓝。:以佛之大圆满的觉知作为我的道场。
- 牛头向北,马头向南。:象征佛教中的智慧和悲心,面向北方(智慧),面向南方(慈悲)。
-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净,如同平等无分别的智慧。
- 背负须弥,无息肩地。:象征着佛法的深厚与广大,像是承载整个世界的重量。
- 释迦老子,不善用心,掘窖埋人,无一个出头得,只得短气。:比喻释迦牟尼不善于用心经营,就像有人将他人埋藏,结果无人能出头。
- 瑞岩一众,善恶不思,机智俱泯。:形容瑞岩寺的僧侣们不执着于善恶,失去了机智。
- 青松白石,饱饭憨眠。:用青松和白石比喻清高脱俗,饱餐之后安然入睡。
- 成龙升天,成蛇窜草,一丝毫羁绊他不得。:比喻无论成为龙或蛇,都能自由飞翔或游走,不受任何束缚。
- 凤雏自有冲霄志,肯学鹪鹩恋一枝。:凤凰有展翅高飞的志向,而不愿像鹪鹩那样仅依恋一枝之小。
译文
以佛之大圆满的觉知作为我的道场。
牛头向北,马头向南。
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净,如同平等无分别的智慧。
背负须弥,无息肩地。
释迦牟尼不善于用心经营,就像有人将他人埋藏,结果无人能出头。
瑞岩寺的僧侣们不执着于善恶,失去了机智。
青松白石,饱餐之后安然入睡。
成龙升天,成蛇窜草,一丝毫羁绊他不得。
凤雏自有冲霄志,肯学鹪鹩恋一枝。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佛教中的修行理念和精神风貌。首先,“以大圆觉,为我伽蓝”强调了觉悟的重要性和对道场的依赖。接着,通过“牛头向北,马头向南”的意象,表达了对智慧与慈悲的统一追求。接下来,“身心安居,平等性智”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智慧的平等性。
诗中提到的“背负须弥,无息肩地”描绘出佛法的深远与广大,象征着佛法的坚实和不可动摇。此外,“释迦老子,不善用心,掘窖埋人,无一个出头得,只得短气。”等句子则批评了某些人的功利心态和短视目光,指出真正的修行应超越这些表象。
在描述瑞岩寺的部分,诗人通过“青松白石,饱饭憨眠”等形象生动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生活和对简朴生活的赞美。而“成龙升天,成蛇窜草,一丝毫羁绊他不得”则展示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无需过分执着。最后,“凤雏自有冲霄志,肯学鹪鹩恋一枝”则是鼓励人们要有高远的目标和独立的精神,不应被琐碎事物所困。整体上,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佛教修行的深刻内涵和广阔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