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荆棘丛林,黄金田地。
非非,伊兰旃卜,甘露蒺藜。
是不是,非不非,鹤健将雏去,猿闲抱子归。
【注释】: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一百一
是:真谛。
荆棘丛林:比喻世间的纷争和苦难。
黄金田地:比喻修行人修得正果,得到真正的智慧。
非:不是、不对。
伊兰旃卜:指占卜吉凶。
甘露蒺藜:比喻吉祥与凶险并存。
是不是:是也不是。
非不非:不是也不是。
鹤健将雏去,猿闲抱子归:比喻出家人远离尘世纷扰,专心修行。
【赏析】:
这首诗是佛教禅宗诗作。它通过“是”和“非”这两种看似矛盾的命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世界的独特见解,体现了禅宗“一切皆空,唯我独尊”的理念。
“荆棘丛林,黄金田地”,开篇以荆棘丛林比喻世间的纷争和苦难,强调了修行人的修行之路充满艰辛。而“黄金田地”则喻指修行人修得正果后得到的真正智慧,如同黄金一般珍贵。
诗人用“非非,伊兰旃卜,甘露蒺藜”三句,进一步展开了这一主题。其中,“伊兰旃卜”指占卜吉凶,而“甘露蒺藜”则表示吉祥与凶险并存,寓意着世间的一切皆有其两面性。
“是不是,非不非,鹤健将雏去,猿闲抱子归”,这两句诗通过鹤和猿的形象,分别代表了修行人出家修行时的情景。鹤象征着修行人的高洁品质和坚定信念,而猿则代表了修行人在生活中的悠然自得。这里的“非不非”,既不是也不是,强调了修行人在面对生活时既保持内心的坚定,又能够顺应自然的态度。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哲理,描绘了修行人面对世间纷扰时的内心世界,展现了禅宗对于世间万物的看法及其内在联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