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诸冯,御飞龙。
升平寰宇,舜日尧风。
林下野人思报德,只凭拄杖为流通。
云卧难逃至化中。
【注释】
冯:古国名,今河南沁阳。
舜日尧风:相传尧时有凤凰衔书飞来,说:“舜帝应天而治。”
林下野人:隐居山林的隐士。
报德:报答皇恩。
拄杖:手执拐杖。
云卧难逃至化中:指云游四方,难以逃避天命的安排与造化的安排。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颂美太平盛世之作,诗人以“野人”自喻,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太平盛世的喜悦之情和为国出力的豪情壮志。诗中用典丰富,语言流畅,意蕴深远。
首句“生诸冯”,指的是生于冯地,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沁阳一带。《尚书·禹贡》记载了当时中原地区分属九州,其中“豫州,其浸河洛,伊汭瀍涧(音zhan)”。冯地在豫州的南部,这里地势平坦,物产丰富,是理想的居住之地。
二句“御飞龙”,意思是驾着飞龙。据《淮南子》等古籍记载,古代帝王乘坐的是龙车,所以此处暗指皇帝或朝廷。飞龙象征着高贵、尊贵和吉祥。
三句“升平寰宇”,意为天下太平,世界和平。寰宇,指整个世界,包括天空和大地。升平,是指国家的繁荣昌盛,没有战乱和灾难。
四句“舜日尧风”,指的是舜帝和尧帝的仁政。舜帝和尧帝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圣君。舜帝治理黄河洪水,使百姓安居乐业;尧帝实行禅让制度,选拔贤能之人为君主。他们的统治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之一。
五句“林下野人思报德”,意思是隐居山林的隐士们思念报答国家的恩德。这里所说的林下野人,指的是不仕二主、不慕功名、隐居山林的隐者。他们虽然远离权力中心,但仍然关心国家的命运,渴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句“只凭拄杖为流通”,意思是只有依靠手执拐杖才能传播自己的思想和理念。这里的“流通”指的是言论的传播,即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将自己的想法传递给他人。而“拄杖”则是一种辅助行走的工具,象征着隐者的生活状态:虽然身处山林,但依然关注世事,随时准备为国效力。
七句“云卧难逃至化中”,意思是像云一样飘荡不定的生活很难逃避命运的安排。这里的“至化”指的是天命或造化,意味着每个人都无法逃脱这个自然规律。而“云卧”则是指像云朵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拘束。
整首诗通过对国家太平盛世的描述和对隐者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关怀和责任感,同时也体现了他追求自由、平等和博爱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