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岐栗棘蓬,临际清凉树。
钁头无柄,正好栽培,版齿生毛,不妨吞吐。
一抽三,二添四,跛脚云门,乾坤独步。
瞎人天眼分缁素。
诗句释义:
- 杨岐栗棘蓬:指的是一种植物,杨岐是一种地名或植物名。“栗”和“棘”分别指这种植物的果实和刺。
- 临际清凉树:意味着这棵树靠近水边或者有清凉的感觉。
- 钁头无柄:用锄头翻土时,锄头头部是平的,没有手柄,适合在土地上操作。
- 正好栽培:表示这种土地非常适合种植农作物。
- 版齿生毛:这里的“版齿”可能指的是犁铧,“毛”则是指犁铧上的泥土。
- 一抽三,二添四:可能是指使用工具时的动作,如用犁耕田,一次耕作可以收获更多作物。
- 跛脚云门:描述一个人行走不便,像跛脚的人一样。“云门”可能是一个地名,也用来代指某种困难或障碍。
- 乾坤独步:意味着在宇宙间无人能及,独步天下。
- 瞎人天眼分缁素:可能指的是盲人通过直觉或本能来分辨黑白,这里的“天眼”可能是指天赋的洞察力,而“缁素”则指黑色与白色或其他颜色的丝线。
译文:
杨岐地有一种名为栗的棘蓬,靠近水边有一种清凉之感。用锄头翻土时,锄头头部是平的,没有把手,最适合在土地上操作。这种土地非常适合种植农作物,犁铧头上的泥土被犁铧翻动后,就像在田野里收获了更多的粮食。使用犁耕田时,一次耕作可以收获更多作物。行走时,像跛脚的人一样行动不便,但在乾坤之间无人能及,独自领先。瞎子依靠他的直觉或本能来分辨黑白,他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但他的心中却清楚区分了黑与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杨岐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以及人们耕种、生活的场景,展现了一幅勤劳、和谐、充满生命力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这些日常事物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犁铧比作“版齿”,将瞎子比作“天眼”,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