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万斛金莲,竞赏元宵佳节。
法华彻骨贫穷,斗胜不如斗劣。
室内一盏灯,灿灿心花发。
不夜光明照古今,见得分明,眼里重添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贯休的作品。它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对人间繁华与佛家清贫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内心世界的独到观察。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 人间万斛金莲,竞赏元宵佳节:
- 人间万斛金莲:“金莲”在这里指的是金色的莲花,象征着富贵和繁荣,而“万斛”则形容数量之多。这一句表达了世间万物都在庆祝元宵佳节的景象。
- 竞赏元宵佳节:“竞赏”意味着争相欣赏,这里强调节日的热闹景象。
- 法华彻骨贫穷,斗胜不如斗劣:
- 法华彻骨贫穷:“彻骨”形容极度贫困,“法华”可能是指佛教中的法华经,但在这里更可能是诗人自指其穷困的生活状态。
- 斗胜不如斗劣:这里的“斗”可以理解为争斗,竞争。诗人认为在财富竞争中取胜并不如在道德或智慧上取胜。
- 室内一盏灯,灿灿心花发:
-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场景:一个家庭或寺庙中有一个明亮的灯笼,它照亮了诗人的心灵,使他感到愉悦和满足。
- 不夜光明照古今,见得分明,眼里重添屑:
- 不夜光明照古今:这句表达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光明和真理都是不变的。
- 见得分明,眼里重添屑:“见得分明”意味着看得清楚、明白,而“眼里重添屑”则比喻说因为看得清楚而增加了烦恼和杂念。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人间节日与佛家清贫生活的对比,以及内心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人用“法华”和“灯火”作为象征,寓意着佛法的普照和内心的光明。最后一句的反问更是深化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提醒人们不要被世俗的繁华所迷惑,要追求内心的真实和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