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路经过无面目,因邪打正有拳头。
衲僧门下无干涉,徒用精金换得鍮。
【注释】
- 颂古:即咏古,吟诵古人事迹。七首:此指唐代高适的《咏史七首》,每篇都有七句诗。借路经过:比喻不经心地通过。无面目:没有一点表情。因邪打正:指以不正之道打击正义的行为(“邪”指邪恶,“正”指正义)。有拳头:比喻手中拿着武器。衲僧:禅宗僧人,即和尚,用尼衣、尼冠,穿鞋,不打坐参禅,而吃茶,故称。门下:佛家语,弟子之称。干涉:干预,参与。鍮:古代铜器上的铭文或花纹。精金:纯金。这里指纯金制成的佛像。
【赏析】
这首诗是咏史诗,借颂高适的《咏古七首》中第7首来咏古。前四句咏高适《咏古七首》第7首中的最后两句,意思是:和尚们不经心地通过,他们手中拿的武器是用来打击正义的。后两句写和尚与尼姑一样,都只是打坐参禅,吃茶,而不打坏人,也不做不好的事;他们只是用纯金打造的佛像,却并不用来害人。全诗讽刺了那些不经心地通过和尚和尼姑的门下的人和事,也讽刺了这些所谓的僧侣们只打坏人,不做不好的事的虚伪行为。
本诗语言简练含蓄,寓意深刻。作者巧妙地运用典故、比喻等手法,将历史事实和现实情况结合起来进行议论,有力地揭露了当时的黑暗现象,抨击了社会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