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尽皆云集,僧堂横吞佛殿。
露柱倒挂灯笼,天高地厚,月白风清。
雨顺风调,河清海晏。
饥则共君餐苦菜,渴则与子饮寒泉。
直饶天外雨花飞,争似归堂吃茶去。
【注释】
- 偈颂:佛经中的一种文体,用韵文来表达佛理。
- 大众:指僧众,即僧侣们。
- 云集:像云一样聚集在一块。
- 横吞:形容气势宏大。
- 露柱:指寺庙里的石雕或木雕柱子,上面会挂有灯。
- 倒挂:形容灯光从上往下照。
- 天高地厚:形容天地间广大无边。
- 月白风清:形容夜晚的景色很美。
- 雨顺风调:形容天气适宜。
- 河清海晏:形容国家太平、天下安宁。
- 饥则共君餐苦菜:比喻与朋友共患难。
- 渴则与子饮寒泉:比喻与朋友共患难。
- 天外雨花飞: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像下雨一样飘落。
- 争似归堂吃茶去:形容回家喝茶比在外面欣赏风景更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教义和修行生活的理解和赞美。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寺院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即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第一句“大众尽皆云集,僧堂横吞佛殿。”描绘了寺院中僧众聚集的场景,形象地表现了佛教徒们虔诚的修行态度。这里的“云集”和“横吞”都是夸张的手法,用来形容僧众的众多和力量之大。
第二句“露柱倒挂灯笼,天高地厚,月白风清。”则是对寺院中石雕或木雕柱子的描述,其中“倒挂”形容了这些柱子的形状特点,而“天高地厚”则形容了天地之间的宽广无垠。这里的景色描写,既体现了寺院的庄严肃穆,也展现了自然界的优美景色。
第三句“雨顺风调,河清海晏。”则是对天气状况的美好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国家和平的美好愿望。这里的“雨顺风调”和“河清海晏”都是对自然和国家状况的褒扬之词。
第四句“饥则共君餐苦菜,渴则与子饮寒泉。”则是对友谊和共患难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这里的“共君餐苦菜”和“与子饮寒泉”都是对友情的赞美,强调了朋友在困难时刻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直饶天外雨花飞,争似归堂吃茶去。”则是一种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诗人宁愿在家中享受一杯好茶,也不愿意在外面欣赏美景的愿望。这里的“天外雨花飞”和“归堂吃茶去”都是对生活状态的选择,强调了诗人对内心平静和满足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寺院景象的描写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教义和修行生活的理解和赞美,以及他对生活的态度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