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疑造物,无处识其真。
好月难终夕,名花不尽春。
青灯空照室,白氎谩遗巾。
泣血怜慈母,悲酸动四邻。
这首诗的原文是:
哭休上人
从来疑造物,无处识其真。
好月难终夕,名花不尽春。
青灯空照室,白氎谩遗巾。
泣血怜慈母,悲酸动四邻。
译文如下:
- 从来怀疑造物主,却不知他的真实面目。
注释:这里的“造物”指的是创造万物的神灵。怀疑造物主,是因为人们对他的了解有限,无法完全理解他的存在和意图。
- 美丽的月光很难持续整晚,美好的花朵也无法永远绽放。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是无法避免的,美好的东西总是难以持久。
- 孤独的夜晚只有一盏青灯,白发的老人只是随意地丢弃了白色的棉被。
注释:“青灯”通常指油灯或蜡烛,这里用来象征夜晚的寂寞和孤独。“白氎”指的是白色的棉被,这里用来象征老人的孤独和凄凉。
- 我哭泣着为慈母流泪,悲伤的情绪感染了周围的邻居。
注释:这里用“慈母”来代表母亲或亲人,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厚感情。而“悲酸”则形容了作者内心的悲痛和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