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论每逢贤友生,还如讲武得奇兵。
了无鄙吝胸中物,尚有风流世外情。
破海玉蟾初未跃,洒空珠露已先倾。
回桡转柂行三鼓,始见波澜百顷明。
诗句解析:
- 和元翁 - “和”在这里可能意味着与某人和解或和解,而“元翁”很可能是诗中的主人公,也可能是一个年长的智者或朋友。
- 高论每逢贤友生 - “高论”通常指的是高尚的、有价值的言论或理论,而“贤友生”则指贤能的朋友。这句可能是在描述一个高尚且有智慧的朋友之间进行的深入讨论。
- 还如讲武得奇兵 - “讲武”通常指的是训练军队或进行武术练习,“得奇兵”则意味着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出其不意的力量或帮助。这句可能是在说通过与这位贤友的交流,诗人获得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力量或启示。
- 了无鄙吝胸中物 - “了无”表示完全没有,“鄙吝”是贪婪或吝啬的意思,“胸中物”则指的是内心的欲望或想法。这句可能是在说诗人通过这次交流,放下了内心的贪欲,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
- 尚有风流世外情 - “风流”通常用来形容文雅、潇洒的气质,“世外情”则意味着超越了世俗的情感。这句可能是在说虽然诗人放下了贪欲,但仍保持着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 破海玉蟾初未跃 - “破海”可能指的是突破海洋的束缚,“玉蟾”则是一种传说中的宝珠,“初未跃”表示刚刚开始跳跃或行动。这句可能是在说诗人在与贤友的交流后,开始尝试突破自己的局限,迎接新的挑战。
- 洒空珠露已先倾 - “洒空”可能指的是散落在空中,“珠露”则是指珍珠般的露水,“先倾”表示已经倾斜或溢出。这句可能是在说诗人在与贤友的交流中,心情变得开朗,如同珍珠般珍贵的情感已经开始流露出来。
- 回桡转柂行三鼓 - “回桡”可能指的是回旋的船桨,“转柂”则是指转动的舵,“三鼓”则是指三次敲击鼓声。这句可能是在说诗人正在通过与贤友的交流,调整自己的步伐和态度,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 始见波澜百顷明 - “始见”表示初次见识或发现,“波澜百顷明”则形容波涛汹涌的场景。这句可能是在说诗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调整,终于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波澜,也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和价值。
译文:
每当我与贤者交谈时,都仿佛得到了一支奇特的兵力,这股力量让我勇往直前。
我的心中没有任何卑劣的欲望,依然保持着一种超越世俗的情怀。
像一颗初露光芒的宝石(玉蟾),尚未完全跃出大海,却已经在天空中洒满了珍珠般的露水。
经过三次鼓声的指挥,我已经看到了波涛汹涌的壮阔景象,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激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一位贤者之间的深刻交流和互动。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在与贤者的交往中获得的成长和启发。从最初的困惑和不安,到最终的豁然开朗和充满希望的未来,诗人的内心世界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海、月亮、露水等,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变化与大自然的美丽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