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州羁旅迹谁亲,夫子端能给我贫。
默识松筠霜后操,静看桃李梦中春。
嵩阳胜绝高天下,县令风流迈古人。
待得芳菲开烂熳,去随行乐后车尘。

这首诗是苏轼在楼试可承议的邀请下所作的,诗中表达了对东州羁旅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首句“东州羁旅迹谁亲”表达了诗人对东州羁旅生活的无奈和辛酸。东州,即指北宋都城东京洛阳,诗人在这里生活,远离家乡,过着寄人篱下的漂泊生活。“羁旅”,意为旅途中流浪,形容诗人的生活状态。这句诗通过“东州羁旅”四字,点明了诗歌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无奈和辛酸。

次句“夫子端能给我贫”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夫子”,是对老师的尊称,这里可能指的是楼试可承议这样的老师。“端能”表示能够,“给我贫”即给予我贫穷的生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认为只要能够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坚定,就能够战胜贫困的生活。

第三句“默识松筠霜后操”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松筠”是指松树和竹子,常被用来比喻高洁的品质。“霜后操”表示在严寒中依然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坚韧不拔的精神的赞美。

接下来的四句“静看桃李梦中春”则是诗人对人生的感悟。“静看”表示静静地观察,“桃李”指花朵和果实,这里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梦中春”表示美好而短暂的时光,暗示着人生的无常。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美好的感慨。

最后两句“嵩阳胜绝高天下,县令风流迈古人”则是对楼试可承议的评价。“嵩阳”可能指的是洛阳附近的嵩山,“嵩阳胜绝”表示嵩山的风光之美无与伦比。“县令风流”指楼试可承议作为官员的风采,“迈古人”表示其超越了古代的贤人。这句诗通过对楼试可承议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其才华的认可。

末句“待得芳菲开烂熳,去随行乐后车尘”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展望。“芳菲”指美丽的鲜花,“烂熳”表示盛开的样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希望在经历了艰辛的生活之后,能够享受到如花般的美好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繁华的淡然处之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