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岸茸茸细草生,芳洲杜若想纵横。
去年问柳寻花地,谁伴穿云渡水行。
【注释】湖岸:湖滨。茸茸:形容细草长得很繁密。杜若:即香草,一种植物。想纵横:形容杜若茂盛地生长着。去年:指去年春天。问柳寻花:形容游赏春色,折下柳枝做笛吹,找花采来插在头上。穿云渡水:形容行走如飞,轻如穿云,快如渡水。
【赏析】这是一首怀友诗。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但友人却远在他乡,无法相会。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
湖岸茸茸细草生,芳洲杜若想纵横。
去年问柳寻花地,谁伴穿云渡水行。
【注释】湖岸:湖滨。茸茸:形容细草长得很繁密。杜若:即香草,一种植物。想纵横:形容杜若茂盛地生长着。去年:指去年春天。问柳寻花:形容游赏春色,折下柳枝做笛吹,找花采来插在头上。穿云渡水:形容行走如飞,轻如穿云,快如渡水。
【赏析】这是一首怀友诗。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但友人却远在他乡,无法相会。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
诗句释义与分析 赏析黄鹤山顶云与白龙潭上雨之诗 1. 诗句原文 但看黄鹤山顶云,化作白龙潭上雨。 2. 注释与解释 - 黄鹤山: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边,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 - 黄鹤山顶:即黄鹤山上的龙池,是黄鹤山的一部分。 - 云化作白龙潭上雨:传说在黄鹤山顶的云朵会化作白龙潭上的雨滴。 3. 诗歌背景 - 黄鹤山因其形似张翼左右,如母顾子,亦名母顾山。 4. 赏析 -
次韵闻复湖上秋日六言 其七 江城秋至几日,风物斗觉凄凉。 邻女机丝何有,夜闻促织悲伤。 注释: - 江城:指作者所在的城市,秋天到来已有几天了。 - 风物:自然景物。 - 斗:非常,极其。 - 凄凉:冷落、萧条的感觉。 - 何有:没有。 - 夜闻促织:晚上听到蟋蟀的叫声。促织即蟋蟀,古人常用以表达哀愁之情。 - 悲伤:感到悲伤。 赏析: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本题要求赏析诗句,注意要结合全诗的内容,从内容和形式上作答,分析其表达效果。“柱础争流馀润”意思是:石柱下的流水争着向屋檐下滴落。“定有盲风怪雨”,意思是:一定会有狂风暴雨。“晓来已听鼍龙”意思是:拂晓时分,我听到了鼍龙的鸣叫。“油云忽改山容”意思是:浓密的云层突然改变了山的颜色。“盲风怪雨”是借喻,形容夏夜的风雨来得迅猛猛烈。“鼍龙”指的是雷
注释:在禅理修行后,偶尔登上绝顶的山峰,坐在石头上聊以解闷。 眼界漫然分界线,谁知大道无边无际。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登高望远、领悟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登高望远,领悟到了人生的大道理。 首句“禅馀偶登绝巘”,描绘了诗人在禅理修行后,偶尔登上绝顶的山峰。这里的“禅”指的是佛教的禅宗,是一种修行的方式,而“余”则表示剩余、闲暇的状态。诗人在完成一定的修行之后,感到心灵得到了净化和提升
【注释】 处士:隐居不仕的人。陈迹:旧迹,遗迹。断碑:残损的石碑。 婉约:柔美含蓄。秀句:优美的诗句。骚人:指屈原,战国时楚国诗人,以作《离骚》著称于世。万古:永远。传香:流传久远。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闻复湖上秋日景色的描写和赞美。 首联“处士尚余陈迹,断碑横卧林塘”,写景抒情,先点明地点和环境。“尚余陈迹”表明这里曾经发生过一些事情,留下了一些痕迹。“断碑横卧”则说明这些陈迹已不复存在了
译文: 人到晚年身体衰弱,背绳追曲周容。 嗟叹你时来势利小人,故能嘲笑嘲弄龟龙。 注释: 次韵:这是一首七言诗的次句,与原诗的首句相呼应,即用原诗的句子进行押韵。 闻复湖上秋日六言:这是一首六言诗,每句六个字,共三联。 其一云:“人物年来衰谢,背绳追曲周容。”意思是说,人们年老体衰,背离了正直的原则,追求世俗的享乐。 其二云:“嗟尔得时蝘蜓,故能嘲哂龟龙。”意思是说,你们这些人得到富贵的机会
【注释】 次韵闻复湖上秋日六言 其九:此诗是作者应友人之请所作。首句“凉月娟娟清媚”,用“凉月”喻人,以美人比月亮,既写出了月色之美,又写出了人的娇媚。次句“舒光巧入帘栊”,写月光从帘栊间透进来,照在屋内的壁上和窗棂上,形成一种朦胧的美感。第三句“万籁声同比竹”,万籁指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如风、鸟叫声等。第四句“细窥一一空中”,细看这些声音在空气中的分布和传播情况,如同观察竹枝上的蝉鸣一样清晰可见
【注释】狙公:指猎人。巧黠:聪明机智。迷暮四朝三:意谓狡猾的猎手在傍晚时,用箭射向四个方向。老我身如枯木:比喻人到了老年像枯木一样。兀然不动:像岩石一样屹立不动。幽岩:山中幽暗的山洞。 诗的赏析:此诗为七绝,写诗人对秋日景色的感受和心情。首句“可怪狙公巧黠”,是说秋天里那些狡猾的猎人(狙公)在傍晚时分,把箭射在四个不同的方向。诗人用“可怪”二字,既形容了猎人的狡诈,又表现了自己的惊讶之情
【注释】陇头:古称山名,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是秦、晋分界的地方。陇首,即指此处。 【赏析】此诗描写了一幅清丽的月夜图景。前两句写天边云彩,后两句写水中波光。诗人以“约”、“催”二字,把风和角都拟人化了。这两句是写明月初上时,云彩被风吹动,从陇头向西北方向移动,而那高挂天空中的月亮也仿佛在催促云层快些归去。第三句写明月在湖面上映出明亮的光来。第四句写月光照射在湖面上,使湖水波光粼粼。
注释:浩瀚的霜气刮动天地,温泉和火井都没有了生气。 赏析:这是一首边塞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浩瀚”是形容霜风之大,“刮”字写出了其强劲有力之势,“天地”两词写出了其范围之广,“无生意”三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其气势之盛,将自然景观描写得生动传神。后两句抒情,诗人面对如此景象不禁感叹:温泉和火井都没有了生气。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的忧虑之情
吴门有怀钱塘何彦时仙尉 其二 英游阁前官柳行,柔枝袅袅弄鹅黄。 多情春色还依旧,独有离人天一方。 注释:何彦时仙尉:指何彦时的官职。英游阁:位于杭州西湖北端,为北宋名胜之一。官柳:即“官树”,因古代官吏任职地方时植柳以示纪念而得名。柔枝袅袅:柳叶下垂的样子。弄鹅黄:形容柳叶嫩绿如新鹅黄色。独有:只有。天一方:指遥远的家乡或远方的人。赏析:这是一首怀念友人的诗作。诗人在英游阁前漫步
【注释】吴门:今江苏苏州一带,是钱塘(今浙江杭州)的门户。仙尉:这里指何彦时。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人借麒麟来抒发自己的情怀。首联以何彦时的德才和为人称颂,为后文写麒麟作铺垫。颔联“不随人世事炎凉”是说何仙尉不受世俗之累,不为名利所动;“开天上”是指他志向远大、胸怀坦荡。颈联“他日青云道路长”,是说日后何仙尉将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大有作为。尾联以麒麟喻何仙尉,希望他能高升入朝
这首诗是王稚登在吴门狱中怀念北山旧隐的作品,其六为其中的第三首。下面是逐句释义和注释: 第一句:“一径缘云入寿星,竹间窈窕见疏棂。” - “一径”意为一条小路,“缘云”表示小路似乎沿着云雾缭绕而上,给人一种神秘而优雅的感觉。 - “寿星”通常指的是北斗星,这里可能是指北斗七星中的一颗星,或者指代某个与长寿相关的意象。 - “竹间”指竹林之间,“窈窕”形容景色优美、引人入胜。 -
过彭城观陈传道知录所藏东坡公画 枯株瘦石两相望,南北悠悠径路长。 卷尽平冈三百里,风枝雨叶更飘扬。 【注释】 枯株瘦石:枯槁的树,瘦削的岩石,形容荒凉萧条的景象。 两相望:互相映照着。 南北:指东西方向。 悠悠:漫长的样子。 卷尽:指山峦起伏、连绵不断。 平冈:平坦的高地。 三百里:指平冈的广阔。 风枝雨叶:风吹动枝叶,雨水打在叶子上。 飘(piāo)扬:随风飘动。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把握其思想情感,最后分析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桐柏昆崙日夜倾”,桐柏、昆仑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著名的神山,这里代指高山流水,日夜倾倒,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注释】 黄芦:指芦苇。 败苇:指枯芦苇。 两三丛:指一丛两丛。 仿佛:好像。 江湖:泛指湖泊和江河。 雁鸭:水鸟。 缘底事:为什么事情。 昂首立秋风:仰着头站在秋风里。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五言绝句。诗中写到了秋天的自然景色,如黄芦、败苇、雁鸭等,通过这些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