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渡江来,洗眼惊翠樾。
云姿既容裔,鸟哢更清绝。
凌梯访前踪,琬琰亦未灭。
嗟我鱼目光,畴能缀明月。
狂墨扫琅玕,风烟坐中发。
殊胜区中人,茫茫走飞辙。
扬帆渡江来,洗眼惊翠樾。
云姿既容裔,鸟哢更清绝。
凌梯访前踪,琬琰亦未灭。
嗟我鱼目光,畴能缀明月。
【译文】
扬帆远航来到湖州,湖水映入眼帘令人惊叹。
云彩的姿态美丽迷人,小鸟的啼鸣更加悠扬清脆。
登上楼梯寻找昔日足迹,宝石般的湖光依然闪耀。
感叹我这鱼眼之眼,怎能捕捉到那明月之光?
挥毫泼墨扫出琅玕溪,风烟之中传来美妙的声音。
与这美景相比,那些俗世之人只能匆匆而过。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湖州任上所作的《子瞻赴守湖州 其三》。诗中描述了诗人在湖州时,看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湖光山色而感到惊艳,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
首句“扬帆渡江来”,描绘了诗人扬帆远航的场景,表现了他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接着“洗眼惊翠樾”,形容湖水的美丽令人震撼,仿佛洗净了眼睛一般。
第二句“云姿既容裔,鸟哢更清绝”,进一步描绘了湖中的美景,云彩姿态优美,鸟儿鸣叫清脆悦耳。这里的“容裔”和“清绝”都形容了湖景的独特之处,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第三句“凌梯访前踪,琬琰亦未灭。”则转向了诗人自身的情感体验,他攀登台阶,追寻过去的足迹,但发现美好的事物并不会消失或磨损。这里的“凌梯访前踪”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而“琬琰亦未灭”则是对他心中那份永恒不变的美好的赞美。
最后一句“嗟我鱼目光,畴能缀明月”,诗人发出了感叹,感叹自己无法捕捉到那明亮的月亮,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整首诗通过描述湖中的美景和自己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诗中的“云姿”“鸟哢”等意象,也富有诗意和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湖光山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