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无准死,今年痴绝丧。
二老百世师,一去空天壤。
玉磬与天球,满耳皆新响。
堂堂万钟鼎,横列乳峰上。
愿也天台来,双眉拥青嶂。
要见乳峰人,不作行役相。
碧树明秋花,吹香上藤杖。
长松四十围,悬水一千丈。
到门相见时,为我问无恙。

【注释】

去年无准死,今年痴绝丧。二老百世师,一去空天壤(yùnɡ)

(1)“无准”即慧理,是唐末高僧,为雪窦山开山祖师。

(2)“痴绝”指慧理对佛法的执着和修行。

(3)“百世师”指慧理在雪窦山修行,影响深远。

(4)“天壤”指天地之间,比喻人世间。

(5)“玉磬与天球”形容寺庙中钟声悠扬,清脆悦耳。

(6)“堂堂万钟鼎”形容寺庙中的佛像庄严雄伟,令人敬畏。

(7)“乳峰”指山峰像乳头一样尖峭,此处指雪窦山。

(8)“双眉拥青嶂”形容雪窦山下有座山峰,山上树木葱郁,如同女子双眉环绕山峦。

(9)“要见乳峰人”,意指要拜访雪窦山的人。

(10)“行役相”指为了生计而奔波忙碌的人。

(11)“碧树”指绿色的树林。

(12)“秋花”指秋天的花朵。

(13)“藤杖”指手执藤杖的老人。

(14)“悬水”指瀑布或溪水的飞流直下。

(15)“四十围”形容大树粗大,四周环绕。

(16)“一千丈”形容山势陡峭,如壁立千仞。

(17)“无恙”意为身体无恙,平安无事。

【赏析】

《送愿上人过雪窦兼呈弁山》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雪窦寺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高僧慧理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山川美景的喜爱。诗人通过对雪窦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

首联“去年无准死,今年痴绝丧。”描述了高僧慧理去年去世的悲情场景,以及他对佛法的执着和修行的精神风貌。

颔联“二老百世师,一去空天壤。”进一步描绘了慧理在雪窦山修行的影响,以及他离开后留下的无尽遗憾。

颈联“玉磬与天球,满耳皆新响。”以玉磬和天球为意象,形容寺庙中的钟声悠扬,清脆悦耳。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寺庙音乐的赞美之情。

尾联“到门相见时,为我问无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慧理的思念之情,希望他能平安归来。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窦寺及其周边环境,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