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不知凿,来源亦自成。
色应邻众白,声合让孤清。
远势曾吞海,飞流未喷鲸。
灵槎如可泛,天派问归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同于秘丞赋瀑泉》。下面逐句进行释义:

  1. 大禹不知凿,来源亦自成
  • 注释:大禹在治理水患时,不知道如何从无到有地开凿出瀑布。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瀑布的自然形成过程,突出其天然、未经雕琢的美。
  1. 色应邻众白,声合让孤清
  • 注释:瀑布的颜色应该像是周围的白色群山一般洁白,声音则应如山谷中的清流般悠扬。
  • 赏析:这里强调瀑布的色彩和声音都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独特韵味。
  1. 远势曾吞海,飞流未喷鲸
  • 注释:瀑布的气势曾经能够吞没大海,水流的飞溅尚未能喷出像巨鲸一样的巨大浪花。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瀑布的强大力量,以及它在视觉和听觉上给人的冲击感。
  1. 灵槎如可泛,天派问归程
  • 注释:如果有机会乘坐灵巧的小船泛舟而过,我们便可以询问天边的路是否指引着归途。
  • 赏析:这句话寓意深刻,表达了对未知旅途的向往和对探索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瀑布的描绘,展现了其雄伟壮观的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诗中融合了想象与现实,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真实记录,又有超越现实的艺术创造,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