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门高谒未期,闲隈岩石且相宜。
太湖三万六千顷,月在清波说向谁。
与时寡合
居士门高谒未期,闲隈岩石且相宜。
太湖三万六千顷,月在清波说向谁。
诗句释义
- 居士门高谒未期:这里“居士”指的是释重顯,一个佛教僧侣。”门高”可能指的是他的家世或社会地位较高,”谒未期”表明他拜访某人但未能见到对方,这可能是因为时间或地点不合适。
- 闲隈岩石且相宜:这里的“闲隈”可能是指一处安静的山间或者岩石边,”相宜”表示这个地方适合停留和思考。
- 太湖三万六千顷:太湖是中国著名的淡水湖,其面积广阔,被称为“太湖三万六千顷”。这里的数字强调了湖泊的浩瀚与美丽。
- 月在清波说向谁: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月亮出现在湖面上,但又无法与月亮对话的感慨。这里的“清波”形容水面平静,而“说向谁”则表达了一种孤独感,好像只有月亮能理解他的内心世界。
译文
释重顯,这位居士的门第高贵,却因为拜访未能如愿以偿。他在静谧的山石旁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休息场所。太湖广阔无边,湖水宁静得仿佛能映出天空的倒影。当夜幕降临,明亮的月光洒在湖面上,他却不知道该将这份美诉说给谁听。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居士在自然中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还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由的向往。整体上,此诗传达了一种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通过这样的赏析,我们可以看到释重显如何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创造出一幅既具有美感又富有哲理的画面。这种艺术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