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无私,遇缘展缩。
年年四月,今朝普请,方来禁足。
寒山亸袖舞三台,拾得横琴弹一曲。
一二三,四五六。
夏雨布长空,清声发幽谷。
直饶不堕宫商,也是强生节目。
争如野外农夫,击壤高歌鼓腹。
不学禅律威仪,免见蜡人随逐。
丹凤不栖无影树,直透烟霄意自殊。
【注释】
1、道:指佛教。
2、遇缘:遇到机会。
3、普:普遍。
4、方来:现在。
5、亸(duǒ)袖舞三台:寒山子手执衣袖跳舞,在台上弹琴唱歌。
6、拾得横琴弹一曲:拾得子弹起琴来演奏一首曲子。
7、一二三四五五六:指《阳关三叠》。
8、夏雨布长空:夏天的雷声像布一样铺满天空。
9、清声发幽谷:雷声清脆地传遍深谷。
10、直饶不堕宫商:即使不落入宫商五音。
11、强生节目:勉强创造一些音乐节目。
12、竞如:不如。
13、野:田野,指民间。
14、击壤高歌鼓腹:农民敲打着土块,边打边唱,肚子随着歌声一起鼓动起来。
15、蜡人:古代用木头做成的人形。这里指寺中的僧人。
16、丹凤:凤凰的一种,传说中栖息在有云彩的地方。
17、无影树:没有影子的树。
【赏析】
这首诗是《偈六十三首其二十七》的译文,作者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感悟。诗中描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如夏日雷声遍布天空、雷声穿越深深的山谷,以及农民敲打着土块,边打边唱的情景。这些自然景象都与诗人的生活经历有关,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感受和思考。
这首诗的主题是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表达对人生和世界的感悟。诗人以大自然的美景为背景,通过描绘雷声遍布天空、雷声穿越深深的山谷等自然景象,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农民敲打着土块,边打边唱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而富有哲理。诗人以大自然的美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和世界的感悟。这种表达方式既符合诗歌的审美特点,又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