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老汉,大似因风吹火。
顺水飏帆,击碎斯关。
尘中物外,凡则全凡,圣则全圣。
若能如是解,通达事理竟。
其或涯际未分,路逢死蛇莫打杀,没底篮子盛将归。
诗句释义:
- 赵州老汉:这里指的是禅宗大师赵州从谂。他以“喝”的方式教导学生,即不直接告诉如何修行,而是通过问答的形式启发弟子自我领悟。
- 大似因风吹火:比喻赵州从谂的教学方式,如同风吹火,看似自然发生,其实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智慧。
- 顺水飏帆,击碎斯关:这句话形容学习佛法的过程,就像是顺流而下的帆船,随着水流的方向调整帆的角度,最终能够顺利通过难关。
- 尘中物外,凡则全凡,圣则全圣:这句话表明无论是在世俗还是超脱的境界中,都能保持其本来面目,既不被世俗迷惑,也不超越现实。
- 若能如是解,通达事理竟:如果能够像赵州一样理解这种教学方式,就能明白一切事物的道理和本质。
- 其或涯际未分:这里的“涯际”指界限、范围,可能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在道理和实践之间找不到明确的界限。
- 路逢死蛇莫打杀,没底篮子盛将归: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不要随意破坏或干涉,就像用一个没有底的篮子装满了东西一样自然地回家。
译文:
赵州的教诲,如同风吹火,看似自然实则深藏智慧。顺应潮流调帆,可以顺利通过困难。在尘世与超脱之间,保持本真不变。若能领悟此道,洞悉世间真理。有时界限模糊不清,不必强求分明。遇到难题时,不必急于解决。顺其自然,如一个装满物品的无底桶。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赵州从谂教学方法的描述,展现了禅宗的哲学思想。其中“风过火”、“顺水扬帆”、“尘中物外”等词语,生动描绘了学习过程的自然性和悟性。诗中的教诲旨在提醒我们,无论在何种境遇下,都应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被外界干扰,顺其自然地生活。最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态度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是禅宗思想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