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知天地本同根,终不应来更问人。
却得南泉亲指似,等闲花发梦中春。
【注释】颂古:唐宋时期,文人雅士之间相互赠诗以表敬意的习俗。南泉:指唐代著名禅师神秀(706-774)。花发梦中春:比喻悟道之机。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的理解以及对禅宗大师神秀的敬仰之情。
首联“若知天地本同根,终不应来更问人”两句,表明了作者对天地万物的感悟。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来自于同一个源头,所以它们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既然天地万物都是从同一个源头来的,那么它们之间的差异也就不应该再被追究了。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禅宗“无我”思想的认同,也体现了他的豁达和超然。
颔联“却得南泉亲指似,等闲花发梦中春”两句,则是对禅宗教义的具体阐释。作者通过引用禅宗大师神秀的故事,表达了他对禅宗教义的理解和领悟。在他看来,禅宗的教义并不是高深莫测、难以理解的,而是简单明了、容易把握的。只要我们真心去领悟,就能像神秀一样,在梦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里的“南泉”指的是神秀禅师的禅法,“梦中春”则象征着悟道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既表达了作者对禅宗教义的理解,又展现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