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手进前,寂子不会。
杀人活人,好个三昧。
这般阿师,丛林殃害。
白云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注释】
叉手进前:双手交叉于胸前。寂子不会:寂然不动,不会动的禅定功夫。杀人活人:指杀生与救死。好个三昧:这是多么深奥的境界啊。阿师:对出家人的尊称。丛林:佛教语,指寺院;也指丛林道场。白云尽处是青山:意谓在云层之上才能看到山,而云层总是在不断变幻。青山外:意谓只有到达了青山之外,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颂古诗。诗人赞扬的是禅定功夫,特别是那种“杀人活人”的禅定境界。这首诗所颂的僧人名叫寂然,他的禅定功夫非常高明。
首二句说:“叉手进前,寂然不会。”意思是说,这个僧人叉手(合掌)站立在面前,但他却一动不动,不会动了。“叉手”,即合掌。“会”在这里是一个动词,意思是“动”。此二句的意思是,这个僧人虽然面对我们,但他并不动弹,就像没有看见一样。这就是禅宗的“不立文字”的精神。
中间两句说:“杀人活人,好个三昧。”意思是说,这个僧人虽然不动弹,但却能救死扶伤、救人性命,这就是他修习禅定的境界。“三昧”,梵文书为Samadhi,意译心定、禅定等,是佛教语。
后面两句说:“这般阿师,丛林殃害。”意思是说,这个僧人虽然能够救死扶伤、救人性命,但这种神通却给寺院和丛林带来了危害。“阿师”,对僧尼的尊称。“殃害”,即损害的意思。此二句的意思是说,这位僧人虽然有神通,但这种神通却使寺院和丛林遭到了损害。
尾联说:“白云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意思是说,在白云之上才能看到山,而白云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所以要想看到山,就必须登上更高的天空。而行人在白云上看到的只是青山的影子,因此必须再登高一些才能看清真正的青山。这里的“青山”是指真实的山,而“青山外”则是真正能看到山的地方。此二句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山是无法用眼睛直接看到,只有通过更高的天空才能看清真正的山。这也是一种对禅宗精神的理解,即只有达到更高的境界才能看清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