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学事,绝商量,急着眼,快承当,处处无非安乐乡。
阿呵呵,好快活,万两黄金也消得。

【注释】

参:参与,参加。偈:佛教中的唱导词,一种说教的形式。参学:参悟佛法。事:事情。商量:商量、商讨。着眼看人处,对人要求严格而公正。承当:担当、承担。处处无非安乐乡:事事如意,处处都是安乐的家乡。阿呵呵(hāhé):佛门用语,表示高兴的样子。万两黄金也消得:即使花费了万两黄金,也不会感到可惜。

【赏析】

《大正藏》第12册中,收录此诗,题为“颂”。《宋高僧传·道生传》载,道生在庐山栖隐寺讲经时,有僧人问:“如来说五阴皆空,阴有何体?”道生答:“阴若真者,即是佛性;若假者,即是众生。”此即所谓“着眼看人处,对人要求严格而公正”。道生又云:“诸法本心,无所不通,但滞一缘,则有不尽。”这也就是所谓“处处无非安乐乡”的意思。此偈颂以禅宗语言表达这种思想,是禅宗公案的一种说法。全偈颂共四句,每句七个字,韵律整齐,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味。

此偈颂所表现的禅理,与禅宗公案中许多故事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故事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一个平常的人,因为偶然听到一句话,或者看到一件事,便突然开悟,成为一位禅师,并且很快地传播开来,为人们所称道和效仿。例如,晋朝竺道生因看到《涅槃经》的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话,便顿悟成佛;唐朝百丈禅师因听到“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教诲后,便立即出家修行,并很快成了名僧。类似这样的传说,在中国佛教史上屡见不鲜。这些禅话禅理,后来被编成各种形式的文字,成为后世禅宗的重要经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