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诸佛在何居,黄鹤楼诗锦不如。
问汝秀才题也未,一篇题取莫踌躇。
【注释】
黄鹤楼:即武昌的黄鹤楼,位于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锦:指精美的丝绸。题诗:在楼上题写诗歌。秀才:古代称有学问的人。踌躇:迟疑。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百千诸佛都住在什么地方呢?你如果问我,我的回答是,黄鹤楼上的锦不如我的诗好。你问我现在有没有功夫来题诗?我回答你,有,请你放心大胆地题吧!不要犹豫迟疑,不要犹豫不决。
【赏析】
《颂古十首》共十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诗人在黄鹤楼上题写了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前两句为全诗之主干。“百千诸佛在何居”,意谓:千百万个佛教诸佛居住在什么地方?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他以“诸佛”为话题,以设问的形式表达对黄鹤楼风景名胜之地的赞美之情。“黄鹤楼”是江南著名的名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诗人在此地题诗,自然是赞不绝口。然而诗人却故意用“何居”两字来反问,其妙处在于把赞美之情寓于反问之中,使人听了觉得既觉亲切自然,又觉含蓄深沉,从而更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颔句紧承上句而来,以“黄鹤楼诗锦不如”作答。这一句中的“锦”,原指织成彩色的绫罗绸缎之类。在这里,它比喻诗人所题写的诗句,比黄鹤楼的风景更加绚丽多彩,更为珍贵。诗人用如此形象的比拟语言,表达了自己对黄鹤楼美景的热爱和对诗人自己的自负心情。
颈句紧承上句而来,以“锦不如”作答。“锦不如”,即锦不如也。锦,指锦绣文章。这里,“锦”与“锦书”、“锦笺”等词一样,都是比喻文采、文辞的代称。诗人用“锦不如”三字作答,表明自己所写的诗句远胜于黄鹤楼的风景。
尾句紧承上句而来,以“题取莫踌躇”作结。诗人在此处以“题取”二字作答,表明自己已写好了一首诗,并准备在黄鹤楼上题写。“踌躇”,意为迟疑、不决断。这里,“踌躇”是形容自己的心情。诗人用“莫踌躇”三字作结,表明自己胸有成竹,信心十足,决心在黄鹤楼上题写自己所作的诗篇,决不踌躇。
这首诗的意境高远而清新。诗人在黄鹤楼上题写七言绝句,以百千诸佛为话题,用黄鹤楼为背景,通过巧妙的构思和丰富的想像,表达了自己对黄鹤楼美景的热爱和对自己才情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