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鹁鸠啼,当机直下提。
隔山寻蚁迹,能有几人知。
”`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十
五祖鹁鸠啼,当机直下提。
隔山寻蚁迹,能有几人知。
注释:
- 偈颂: 这是一首诗歌的名称,“偈”原意是佛教用语,指佛教徒念的文词或短文,后来引申为佛门中用来表达道理、教义的诗歌。“颂”在这里指的是赞美、颂扬的意思。
- 一百三十三首: “一百三十三首”表明这首诗是一首完整的诗篇,共计133行。
- 其十: “其十”指的是该诗集中的第十篇诗。
- 五祖: “五祖”在佛教中通常指的是禅宗五大祖师,即菩提达摩、僧璨、道信、弘忍和慧可五位大师。这里可能是指某位重要的禅宗五祖。
- 鹁鸠啼: “鹁鸠”指的是布谷鸟,常因其叫声而得名。“啼”表示叫声。
- 当机: “当机”意味着关键时刻或者紧急时刻。
- 提: “提”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提醒或者是启发。
- 隔山: “隔山”指的是远离山峦的地方。
- 寻: “寻”表示寻找,探索。
- 蚁迹: “蚁迹”指的是蚂蚁留下的踪迹,比喻事物的痕迹或影响。
- 几人知: “几人知”表示还有几个人能够理解或知道。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禅宗教义深刻的领悟和体悟。诗人通过对五祖的描绘,强调了在关键时刻给予灵感和启迪的重要性,以及这种启示对于理解宇宙真理的重要性。通过使用自然界中微小而不起眼的事物——如蚂蚁的踪迹——来象征深刻的哲理和智慧,诗人展现了一种简洁而深邃的美学风格。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借物喻理,将禅宗的智慧融入日常观察之中,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禅宗的深奥与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