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路可行,更高也上。
须弥灯王,退身合掌。
【注释】
偈颂:佛教用语,梵语音译,是佛门中吟诵经咒的赞歌。六十六首是佛教经典《大悲心陀罗尼经》的内容。此诗为该经中的第二十二首。“偈”指佛经中的唱词、偈子;“颂”指佛经中的赞颂文或序言等。此诗以颂的形式表达了佛门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原则。“退身合掌”意谓放下世俗名利之心,虔诚礼佛。
【赏析】
此诗是一首佛门修行者所遵守的戒律,告诫人们要修心养性,远离世俗之累。全诗共八句,前四句描述修行者面对困境时,应如何应对,后四句则是对修行者的要求。
第一句:“有路可行”,意谓在修行的道路上,虽然有许多困难和诱惑,但是总有一条路可以通向目标。这里的“路”比喻为修行的过程,而“可行”则表示这条道路是可以走的,但需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第二句:“更高也上”,意谓在修行的过程中,不仅要面对眼前的困难,还要有攀登高峰的勇气和决心。这里的“更高”比喻为修行的目标,而“也上”则表示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都要坚持不懈,勇攀高峰。
第三句:“须弥灯王,退身合掌”,意谓在修行的道路上,要以须弥山为榜样,向灯王学习,保持谦逊之心,合掌礼佛。须弥山是印度神话中的一座山,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存在,而灯王则是佛教中的护法神,代表着佛法的光明与智慧。这里的“退身”指的是放下世俗名利之心,专心修行;“合掌”则是佛教中的礼佛方式,表示尊敬和虔诚。
最后两句:“须弥灯王,退身合掌”,则是对修行者的要求,要他们像须弥山和灯王一样,保持谦卑之心,虔诚礼佛,以此来净化心灵,提升境界。整首诗通过描绘修行者的心境变化,表达了佛教修行的核心理念——放下世俗名利之心,专注修行,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