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前句,量外机。
明历历,峭巍巍。
举者既少,见者亦稀。
抖擞多年穿破衲,褴毵一半逐云飞。
【注释】
1.偈颂:佛教用语,指佛经中的唱颂。这里指禅宗的公案。公案是禅宗用以开示学人的一种方法,即以问题的形式提出,让学人解答。
2.声前句:声名在前,地位显赫。
3.量外机:比喻超越世俗之机巧。
4.明历历:形容非常清楚明白。
5.峭巍巍:形容高峻险峨。
6.举者既少:能回答的人很少。
7.见者亦稀:看到的人也很稀少。
8.抖擞多年穿破衲:抖擞多年,穿的是破衣服。意思是多年来辛勤劳作,没有丰厚的回报。
9.褴毵一半逐云飞:褴(lán)毵(sān)一半,形容衣衫褴褛。随风飘荡,如云飞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公案诗,通过描述一个僧人的生活经历,来说明佛法的真理和修行的意义。
首联“声前句,量外机”两句,诗人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名利场中,人们往往会追求名声和地位,而忽视了内心的修养和真实的自我。这是佛教教义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即要超脱世俗的名利,才能达到真正的解脱和自由。
颔联“明历历,峭巍巍”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僧人的内心世界。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内心是多么的明亮和高远,但他的修行之路却充满了坎坷和艰辛。这里的“峭巍巍”,形象地表达了僧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和毅力。
颈联“举者既少,见者亦稀”两句,揭示了一个道理:能够真正理解和接受佛法的人并不多。这是因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被各种利益所困扰,很难静下心来去思考和领悟佛法的真谛。
尾联“抖擞多年穿破衲,褴毵一半逐云飞”两句,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来表达了自己的修行历程。他多年来一直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穿着破旧的衣服,四处漂泊,但这一切都无法阻挡他追求佛法的脚步。他如同一只随风飘动的羽毛,虽然受到束缚,但却始终不放弃追求自由和真理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一个僧人的描写,展现了佛法的深刻内涵和修行的意义。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修行不仅仅是外在的功夫,更重要的是内心的觉悟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只有当我们真正明白了佛法的真谛,才能真正实现心灵的解脱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