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去也谁能留,长江衮衮无暂休。
人生既老不复少,此心未了空悠悠。
韶光逝去无法挽留,长江滚滚不停歇。
人生既老不再年少,这心未了空悠悠。
注释:韶光:美好的时光;衮衮:形容水流盛大的样子;此心:指自己的心意或心愿;悠悠:遥远,长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衰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对永恒的追求。
韶光去也谁能留,长江衮衮无暂休。
人生既老不复少,此心未了空悠悠。
韶光逝去无法挽留,长江滚滚不停歇。
人生既老不再年少,这心未了空悠悠。
注释:韶光:美好的时光;衮衮:形容水流盛大的样子;此心:指自己的心意或心愿;悠悠:遥远,长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衰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对永恒的追求。
【诗句释义】 1. 德义请赞:德义,指的是道德和正义;请赞,表示赞美。整句的意思是请求赞美道德和正义。 2. 义出丰年,俭生不孝:意思是说,道德和正义可以带来丰收的年景,而节俭则会导致不孝。 3. 自古自今,岂容师教:意思是从古到今,难道容忍老师教导吗? 4. 义兮义兮知不知:这是对道德和正义的赞美,表达了一种对道德和正义的敬畏和尊重。 5. 官税了兮何用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官员征税了
德浚请赞 德浚,即李德载,字景文,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学生,官至尚书右仆射。德载为人耿介,为官有声,与白居易、刘禹锡交游甚密。他一生好客,喜宾客,常与宾客饮酒赋诗,自号酒中仙。 赞:这里指代诗歌的序言或后记,相当于“序”。 德浚(dézōn)请赞:德浚在这首诗里以“酒中仙”自称,他请人作序(赞),说明他要写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踞胡床:坐在一张胡床(古代的一种高脚坐具)上。 握麈尾
【注释】 “泉大道赞”:这是一首讽刺诗。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借写酒和肉来讽刺贪官污吏。 “这瞎秃,无捡束”,是说这地方的官吏,没有一点规矩,乱来一气; “浴龙湫”:在湖南郴州城西,相传为古时神龙所游之水,故名。 “系蛇腹”:比喻官吏把钱财放在袋里,就像把毒蛇放在口袋里一样危险。 “瓢里酒,钵里肉”,指官吏贪污受贿,像喝酒吃肉一样。 “到头底事若为论,郴州城中六月六”:最后一句意思是
【注释】 1. 禅人:佛家语,指参禅的人。 2. 请赞:请僧人作诗,以颂扬其高僧身份。 3. 瞎贼:骂人之词,指不识字的人。 4. 无羁勒:没有拘束或约束。 5. 指槐骂柳,将南作北:意谓指槐骂柳是南辕北辙。 6. 横也凑他不得,竖也凑他不得:横竖都找不到他的踪迹。 7. 谁知箩里生姜:指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8. 元:同“原”。 9. 井中侯黑:即“瓮中之鳖”
【注释】 大不可忽:指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不能轻视。细不可欺:《庄子·天地》篇:“圣人常游于六极之下。”六极,即六合。六合之内皆为宇内,六合之外皆为宙内。《淮南子·要略》:“六合之内,圣人所不知;六合之外,神人所不及。”《列子·仲尼篇》:“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生而不论。”所以“六合”泛指宇宙间的一切。微,微小。机宜:权宜之计。 可以拈一尘融十虚以无遗:意思是说
注释: 人道脱俗,我道不似。 人们认为他像佛,我却觉得他不像。 口少四方,眉欠八字。 他的口才不多,眉毛却很粗。 不是普丰清上人,定应唤作王蛮子。 他不是普通的僧人,应该被称为“王蛮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五言诗,描绘了一幅人物形象。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含义深刻,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表达了诗人对人物的理解和评价。 首句"人道脱似,我道不似。"意思是说
注释: 1. 僻性:指性格怪异的人。 2. 拗木枕:一种用来睡觉的枕头,形状奇特,两头尖,中间凹进去。 3. 没意智:没有智慧。 4. 自己独冤家:指自己就是最大的敌人。 5. 佛祖闲奴婢:佛教认为,众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但需要经过修行和悟性才能达到。在这里,“佛祖”指的是佛教的最高境界,而“奴婢”则是指普通人或众生。 6. 尝闻一饱忘百饥:这句话的意思是,曾经听说过,当一个人吃饱了以后
小师德輶请赞 喜一上,怒一上,少机关,足伎俩。 硬把虚空量,刚道有一丈。 似这般会算底本师,如何唤作无准和尚。 注释:这是一首赞美小师德輶(yuán)的诗。诗中提到了喜一上、怒一上、少机关等词语。喜一上、怒一上指的是小师德輶在表演时的情绪变化;少机关指他在表演时没有使用复杂的机关;足伎俩表示他的表演技艺高超。硬把虚空量、刚道有一丈形容他的表演技艺高超,将虚空都量得一丈长。似这般会算底本师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总共二十个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眼里没瞳人,鼻头无孔窍。 - “眼里”指的是眼睛,“瞳人”是指瞳孔;“鼻头”指的是鼻子,“孔窍”是指鼻孔。整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个人的眼睛没有瞳孔,鼻子也没有孔窍。 - 注释:眼睛里没有瞳孔;鼻子上没有孔。 - 单卖赤发综,鬼见拍手笑。 - “单卖”指的是只卖,“赤发综”可能是一个错别字或者是一种形容
【注释】 须发:胡须与头发。 松:蓬松散乱貌。 孔:眼孔,这里指眼珠。 定动:静止不动貌。 死货:无用之物。 手头活弄:灵活地运用。 丹山凤:传说中的凤凰。传说中,丹山为凤凰栖息之所,故以“丹山”代指凤凰。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抓住所咏之物的特征,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并赋予其人的情感、志向,使其具有了人的情性意态。 首句写僧人的外貌。“须发蓬松”,写出僧人的相貌;“眼孔定动”
【注释】: 偈颂七十六首其二十一:偈颂,佛教用语,即佛语、佛意、佛说、佛典。偈,梵语音译,原指佛教的偶颂,后泛指韵文。颂,梵语音译,本义是赞颂,引申为歌颂,赞美。 倾盖:谓以车盖为掩覆之用,比喻朋友相见。 侧鞭:古代一种驱马用具,横置马颈旁,用以控制马的方向。 繁词:繁杂的言辞,此处指多情的言辞。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与友人相见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
诗句释义 1 六月火边坐:这里指的是在夏季的炎热中坐在火旁(可能指的是有风扇或空调的地方)。火边坐可能意味着在炎热的环境中保持冷静或者寻找凉爽。 2. 三冬水里走:冬天通常很冷,而这里的“水里走”可能意味着在冰冷的水里行走,可能指冷水浴或者冬季运动等。 3. 怒中呈笑面:在愤怒或生气的时候展现出笑容。这表达了一种在压力下保持积极态度的能力。 4. 闹处伸毛手:在喧闹或混乱的地方伸出双手
注释: 1. 偈颂七十六首其十九:这是佛教的一种文体,用于诵读佛经,以表达对佛法的理解和感悟。 2. 十五日以前:十五日之前,表示在十五日之前的时间里。 3. 常在途中:经常在路上行走。 4. 不离家舍:没有离开家,仍然在家中。 5. 十五日以后:十五日之后,表示在某个特定的日期之后。 6. 常在家舍:经常在家里。 7. 不离途中:不离开路上,仍然在路上。 8. 跛跛挈挈: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
【诗句注释】 偈颂:佛教经文诵读时的一种韵语。七十六首,指《大正藏》中的《七佛偈》等七十六部经典。 指天指地,徒张意气:形容徒然逞能,炫耀自己的本领和志向。徒,白白地。张,张扬。意气,意态、气概。 一棒打杀,更无巴鼻(巴鼻:即“巴鼻儿”,比喻人鼻子。打杀,打死。):形容轻而易举地将对手击败,毫不费力。 径山今日都卢放过,且要一时脑门着地:指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径山法系,今天已被都卢派所代替
【译文】 几百个禅和和尚,几十州都能看到。破破烂烂的衲衣,面朝外翻着。诸方的和尚不肯学习,甘愿与山僧一起拽木头。 注释: 偈颂七十六首 其二十四: 这首诗描写了禅宗的僧人。他们穿着破旧的衣服,面朝外翻着。诸方的和尚不肯学习,甘愿与山僧一起拽木头,表现出他们的生活简朴、清苦、朴素。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禅和和尚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生活的理解和同情。诗中没有直接表达情感,但是通过描述他们的外貌
注释: - 杨岐设忌,做尽鬼怪。 - 径山设忌,一无所解。 - 随分淡淡薄薄,点一杯茶,烧一炷香,谩礼三拜。 - 若谓报德酬恩,兔子吃牛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两种不同的修行方式和态度。第一种是杨歧的修行方式,他做尽鬼怪的事情,似乎在追求某种外在的功德和利益,但实际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或提升。第二种是径山的修行方式,他简单地点一杯茶、烧一炷香,然后进行简单的仪式。这种方式看似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