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五通贤圣,瞥喜瞥嗔无定。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依然错认。
从来与渠水米无交,年年今日,钵盂安柄。
因甚如此,鸡不吃谷,肫里有病。

【注释】

偈颂:佛教的一种唱诵,以韵文的形式表达佛理。五通:指菩萨的五种神通。贤圣:指有德之人。瞥喜瞥嗔:形容变化无常。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依然错认:意思是说听到名字或见到人并不等于认识他,认识一个人需要直接接触和了解。渠(渠水):这里指的是“我”,是反语,意即我自己。鸡不吃谷肫里有病:比喻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有问题,就像鸡不下蛋一样,肫是鸡的内脏器官,比喻心。因甚如此,鸡不吃谷肫里有病:即“为何如此,鸡不下蛋,心有疾病”。因甚如此:即“为什么这样”。安柄:把柄,这里是比喻,比喻控制自己。肫有病:比喻心里有病。肫,鸡的内脏器官,比喻心。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作,通过描述一个修行者与一个鸡的对话来讽刺修行者的行为和思想有问题。修行者自称“白鹤五通贤圣”,实际上却“瞥喜瞥嗔无定”,也就是说他的行为和思想都变化无常,无法稳定下来。他自称“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依然错认”,就是说听到名字或者见到人并不等于认识他,认识一个人需要直接接触和了解。他自称“从来与渠水米无交”,意思就是说他从未见过这个人,因此不认识他。他自称“年年今日,钵盂安柄”,就是说每年这个时候,他都在这里,而且每次都会准备一些吃的,好像在等待什么人一样。最后一句“因甚如此,鸡不吃谷肫里有病”,则是对修行者的嘲讽,意思是“为何如此,鸡不下蛋,心有疾病”。这里的“鸡不吃谷”和“肫里有病”都是反语,意即他的行动和思想都有问题,就像鸡不下蛋一样,内心也有疾病。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巧妙的比喻,成功地表达了修行者和鸡之间的对话,同时也讽刺了修行者的行为和思想有问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