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发中静,峰高远出云。
有来非眼听,无处足心闻。
蒲冷禅衣弊,窗虚月影分。
大功终不宰,纵尔自云云。

【诗句】

崖泉应虚室

天籁发中静,峰高远出云。

有来非眼听,无处足心闻。

蒲冷禅衣弊,窗虚月影分。

大功终不宰,纵尔自云云。

【译文】
崖上的泉水与虚空的屋子相合,
大自然的声音在心中发出宁静,山峰高耸入云端。
听到的声音不是耳朵所能听到的,是心灵感受到的,
没有声音的地方却可以感受到月光的清辉。
蒲草变黄了禅师的衣服也磨损破旧了,
窗户空无一物月亮的影子也清晰可见。
伟大的功德终究不会被人掌握,
任由我随意地思考自然之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之情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首句“崖泉应虚室”便表达了一种与世隔绝、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接下来的三句进一步描述了这种境界的美妙之处,即虽然听不到外界的声音,但却能感受到自然界的微妙变化;虽然没有实际的感官接触,但心灵却能与自然产生共鸣。最后两句则通过描绘环境的荒凉与自己的孤寂,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的追求,也体现了他超脱世俗、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