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峰下烧红叶,应梦山中看白云。
足迹未教容易见,谁知天外有人闻。

【注释】

祝融:五帝之一,相传为黄帝时南方地区的部落酋长。这里借指山峰。性首座:即性空,唐人李渤(772-846),字子牟,号梦得,又号南斋先生,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曾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同游庐山,作诗唱和。

【赏析】

寄雪窦性首座:这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生命,通过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首诗是诗人在与友人分别之际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第一句“祝融峰下烧红叶”,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景色。祝融峰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湘江的源头之一。秋天,当太阳照耀着整个山脉时,火红的树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被火焰点燃一般。这一景象既生动又壮观,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同时,也寓意着友情的深厚与珍贵,因为只有在共同经历风雨之后才能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情谊。

第二句“应梦山中看白云”。这句诗意味着在梦中与朋友一起欣赏山上的云彩。梦中的山中充满了神秘感与宁静美,让人感到放松和愉悦。而白云则代表着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精神境界,象征着友谊的纯洁和高尚。这两句诗共同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的美景,又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第三句“足迹未教容易见”,意味着即使再努力也难以见到朋友的足迹。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无奈与遗憾的情感,可能是因为朋友已经离开或者自己无法找到他的消息。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到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反而让他更加坚定地想要寻找并重逢。

第四句“谁知天外有人闻”,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的好奇和期待。诗人想象着在天边是否有人能够听到他们的声音或看到他们的踪迹。这种想象既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又展示了他对远方朋友的关心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以及表达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重逢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